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惜分飞.寄外》
《惜分飞.寄外》全文
清 / 许诵珠   形式: 词  词牌: 惜分飞

日转花梢妆懒就。黦翠凄红罢绣。闷倚栏杆久。

一池波谷因风皱。去岁扁舟同载酒。

寂寞离亭别后。泪湿罗衫袖。镜中人黄花瘦。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波谷(bō gǔ)的意思:指波浪的低谷部分,比喻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低谷阶段或困境。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栏杆(lán gān)的意思:指用来围住或限制某个区域的栅栏或护栏。也比喻对某个范围或领域进行限制或阻碍。

离亭(lí tíng)的意思:指离开亭子,比喻离别或分手。

罗衫(luó shān)的意思:指人的衣服整齐,衣襟平整。

去岁(qù suì)的意思:指过去的一年

衫袖(shān xiù)的意思:指亲近的友人或亲戚。

同载(tóng zǎi)的意思:同乘一辆车或同乘一个船。

倚栏(yǐ lán)的意思:倚靠在栏杆上,形容闲适自在的样子。

中人(zhōng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某种事物中具有一定地位、能力或影响力的人。

鉴赏

这首《惜分飞·寄外》是清代女诗人许诵珠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后的思念与哀愁。

“日转花梢妆懒就”,初春时节,阳光逐渐温暖,花儿在枝头绽放,但主人公却无心梳妆打扮,慵懒地面对着这一切。这里通过对比自然界的生机与人物内心的冷漠,展现了主人公对离别的无奈和哀伤。

“黦翠凄红罢绣”,“黦”字形象地描绘了绿叶因时间流逝而褪色,“凄红”则指花朵在秋风中凋零,整个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绣,本是女子的日常活动,但在情感的重压下,主人公已无心继续,这不仅是对技艺的放弃,更是对生活的无力感的体现。

“闷倚栏杆久”,主人公独自倚靠在栏杆上,思绪万千,久久不愿离去。这一动作不仅表现了她的孤独,也暗示了她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一池波谷因风皱”,池水因微风轻轻波动,泛起层层涟漪。这一景象既是对自然界的生动描绘,也是对主人公内心情感波动的隐喻。离别之后,原本平静的生活被打破,如同池水被风吹皱,预示着未来的不稳定性。

“去岁扁舟同载酒”,回忆起去年与爱人一同乘船饮酒的欢乐时光,对比当前的孤独与寂寞,更显出离别的痛苦。这种对比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让读者更能感受到主人公的深切思念。

“寂寞离亭别后”,离别后,两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离亭(送别之地)的场景仿佛还在眼前,但现实却是如此的孤寂。这一句直接点明了离别的主题,强化了情感的深度。

“泪湿罗衫袖”,泪水打湿了衣袖,这是情感无法抑制的表现。通过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传达了主人公的悲伤与哀愁,让人感同身受。

“镜中人比黄花瘦”,最后,通过镜子映照出的自己,与凋零的黄花进行对比,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因思念而日渐消瘦的状态。黄花象征着秋天的衰败,与之相比,主人公的瘦弱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灵上的疲惫与憔悴。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离别后主人公的深深思念与哀愁,读来令人动容。

作者介绍

许诵珠
朝代:清

许诵珠,字宝娟,自号悟空道人,海宁人。江苏督粮道梿季女,举人归安朱镜仁室。
猜你喜欢

石门遇陈颂南丈

补阙声名久,经年消息稀。

遭逢向江路,叹息解朝衣。

汲黯能言事,朱云已放归。

终怀报国意,回首望端闱。

(0)

秋日馆中述怀

秋树人家水郭烟,高原乐事自年年。

一镫梦雨初闻叶,八月飞花正采棉。

御岁那抛新白纻,谋生只办旧青毡。

早知苏季夸金印,不换城南二顷田。

(0)

两阁晓起

一磬发空籁,虚窗曙色分。

峰高先得日,烟重欲成云。

客念寂无著,鸟声间更闻。

满山瑶草绿,静坐有余芬。

(0)

锦州杂诗示海珊弟

一束轻装瘦马驮,问程先指小凌河。

惯听阁道《淋铃曲》,又唱阴山《敕勒歌》。

瀚海东连平野尽,长城西亘大荒多。

故园松菊今何在,如此浮家奈汝何。

(0)

渡河

万顷桃花一叶舟,飘然直作御风游。

看他浊浪滔滔下,千古何人截众流。

(0)

马伏波祠

跕跕飞鸢浪泊流,据鞍老去向壶头。

云台不画椒房戚,雾潦偏余薏实愁。

铜鼓银簪蛮女乐,露花烟草野祠秋。

瘴乡我正乘轺迈,亦觉平生念少游。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