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溯牂牁远,流归渤澥长。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尺(bǎi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极其卓越。
渤澥(bó xiè)的意思:指海洋中的渤海和渭澥,比喻困难险阻的境地。
大荒(dà huāng)的意思:指荒芜、荒凉的景象,也可形容人世间的混乱和失序。
高接(gāo jiē)的意思:高接是指将球、盘、碟等高高地接住或抓住。也比喻接受别人的意见、建议等。
浩浩(hào hào)的意思:形容水势或声势非常宏大、浩大。
江波(jiāng bō)的意思:指江河的波浪,比喻喧嚣、繁忙的景象。
楼头(lóu tóu)的意思:楼头指的是位于楼房顶部的部分,也可以引申为最高的位置或最前沿的地方。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疏凿(shū záo)的意思:疏通、修整
四渎(sì dú)的意思:四个河流交汇的地方,引申为指四个方面或四个方向。
天意(tiān yì)的意思:指天命所归,事物的发展与结果由天决定,人力无法左右。
百尺楼(bǎi chǐ lóu)的意思:形容建筑高耸,气势雄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五月十一日,在梧州目睹大水时,避居城楼所见所感。首句“百尺楼头卧”,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身处高楼,俯瞰大地的姿态,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平静与超脱。接着,“楼高接大荒”一句,通过“大荒”一词,营造出一种辽阔无垠、天地相接的壮丽景象,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雄伟与神秘。
“江波何浩浩,天意竟茫茫”两句,将视线从地面转向天空,以“浩浩”的江波和“茫茫”的天意,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蕴含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接下来,“派溯牂牁远,流归渤澥长”则进一步描绘了水流的源远流长,从牂牁江源头追溯至东海,展现了自然界中水循环的宏大与复杂。
最后,“所嗟四渎外,疏凿远难详”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复杂性和难以完全理解的感慨。这里的“四渎”指的是古代中国的四大河流,即黄河、长江、淮河和济水,诗人感叹于这些河流之外的自然现象,以及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过程中的局限性,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科学探索精神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奇观时的内心感受,既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反映了人类在面对广阔宇宙时的谦逊与好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先主庙
天地收霸气,丘原馀閟宫。
野人相指示,旁有若堂封。
当时大耳儿,甚似隆准公。
夫岂忘故都,崎岖巴蜀中。
划然成三分,正尔阨两雄。
武侯抱遗恨,秦陇竟莫通。
独怜晋昌明,千载时始逢。
坐看五胡乱,萧条河洛空。
寄郭信可时假守忠州
君家老阿舒,抗论王公前。
盍不托清静,著书如子玄。
爱君识此意,坐脱世纠缠。
不复眉炙狂,惟应口谈天。
近假刺史节,名高黄颍川。
无为渠自化,多事岂所便。
只今鸣玉溪,百尺来飞泉。
秋风木叶下,想见清潺湲。
凉波纳华月,洗此白璧圆。
借问掾曹内,得无从事贤。
赏音不易逢,胜景那可捐。
愿因东辕使,寄我南楼篇。
昼寝
官曹无人吏休沐,杜门谢病车脱轴。
门前经旬客不至,苔色侵阶春更绿。
书堂萧然白日静,黄蜂收声蜜房足。
杨花浩荡天无风,檐端三丈朝阳红。
晴薰病眼煖欲醉,卧搔短发如飞蓬。
枕书睡熟呼不醒,黄粱正饭邯郸翁。
不知纷纭梦几许,觉来烟际闻昏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