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彦衡直讲·其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芭蕉(bā jiāo)的意思:指人的生活环境艰苦,但品德高尚,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宠辱(chǒng rǔ)的意思:指受到宠爱或受到侮辱的经历或遭遇。
复身(fù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经历了一番变化后再次出现或复苏。
况复(kuàng fù)的意思:况复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况且还有”,表示一种进一步的陈述或补充。
身外(shēn wài)的意思:指超越个人私利,超脱尘世纷扰,追求高尚境界。
外名(wài míng)的意思:指人在外地的名声、声誉。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至人(zhì rén)的意思:指道德品质高尚、修养深厚、才智卓越的人。
- 鉴赏
这首诗以“是身如芭蕉,况复身外名”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短暂与世事的虚幻。芭蕉叶大而易凋,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况复身外名”,则进一步强调了名声在生命面前的微不足道。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接着,“至人本无心,肯为宠辱惊”两句,揭示了高远的人生境界。至人即达到最高道德境界的人,他们内心纯净,不为外界的荣辱所动。这种超脱世俗的心态,是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的体现,也是对个人内心的深刻反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生现象的深刻洞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价值、道德修养以及超然物外心态的追求与向往。它鼓励人们超越物质与名利的束缚,追求精神层面的自由与宁静,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哲学思想与生活理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