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彦衡直讲·其二》
《和彦衡直讲·其二》全文
宋 / 彭汝砺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是身如芭蕉,况复身外名

至人无心,肯为宠辱惊。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芭蕉(bā jiāo)的意思:指人的生活环境艰苦,但品德高尚,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宠辱(chǒng rǔ)的意思:指受到宠爱或受到侮辱的经历或遭遇。

复身(fù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经历了一番变化后再次出现或复苏。

况复(kuàng fù)的意思:况复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况且还有”,表示一种进一步的陈述或补充。

身外(shēn wài)的意思:指超越个人私利,超脱尘世纷扰,追求高尚境界。

外名(wài míng)的意思:指人在外地的名声、声誉。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至人(zhì rén)的意思:指道德品质高尚、修养深厚、才智卓越的人。

鉴赏

这首诗以“是身如芭蕉,况复身外名”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短暂与世事的虚幻。芭蕉叶大而易凋,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况复身外名”,则进一步强调了名声在生命面前的微不足道。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接着,“至人本无心,肯为宠辱惊”两句,揭示了高远的人生境界。至人即达到最高道德境界的人,他们内心纯净,不为外界的荣辱所动。这种超脱世俗的心态,是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的体现,也是对个人内心的深刻反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生现象的深刻洞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价值、道德修养以及超然物外心态的追求与向往。它鼓励人们超越物质与名利的束缚,追求精神层面的自由与宁静,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哲学思想与生活理想。

作者介绍

彭汝砺
朝代:宋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猜你喜欢

雨中观瀑

涌翠岩边水阁宜,清秋雨共瀑帘垂。

澄观契妙恰于此,摛藻成吟又一时。

点滴难分光上下,溟濛一合相然疑。

是声是色是空寂,今昔何须每繫思。

(0)

题董邦达西江胜迹十二首·其一滕王阁

帝子长洲烟水渺,仙人旧馆画图新。

千秋风月是公物,一晌披探即胜因。

拟看西山将作雨,谁怜舞席久生尘。

片帆风利江楼近,似送龙门作记人。

(0)

题静明园十六景·其六绣壁诗态

绝壁幻云烟,时开锦绣然。

名家空藻缋,大块不雕镌。

留此千年意,居然四十贤。

曹刘如降格,知复定谁先。

(0)

山村即景·其一

兰衢侵晓点繁霜,马上羊裘尚觉凉。

日出旋烘一谷暖,黄绵袄子遍田庄。

(0)

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其二十二莺啭乔木

山深悦鸟性,乔木早迁莺。

最爱清和节,频闻睍睆声。

双柑思旧韵,一部锡新名。

欹案观宵雅,嘤嘤倍有情。

(0)

立秋日作

披风陡觉爽而便,少昊司秋信有权。

且喜民情无怨暑,更因穑事冀逢年。

三星已向玉衡直,一叶乍飘金井前。

望雨今朝兼望霁,故知两美致难全。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