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申柔且直,于尹学焉臣。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尘(biān chén)的意思:边缘尘埃,指微小的事物或琐碎的事务。
得人(dé rén)的意思:
◎ 得人 dérén
[choose the right person for the right job] 用人得当调化(diào huà)的意思:调整、改变
端委(duān wěi)的意思:形容人的气度高尚,行为正直,言行举止端正。
金城(jīn chéng)的意思:指坚固的城墙或堡垒,也比喻坚不可摧的力量、稳固的立场。
静边(jìng biān)的意思:保持冷静和沉默,不插手或干涉事务。
儒流(rú liú)的意思:指儒家学派的学说和思想流派。
三接(sān jiē)的意思:三次相遇
司马(sī mǎ)的意思:指能力出众、有才华的人。
行看(xíng kàn)的意思:观察行动,行为表现。
要得(yào de)的意思:能够得到想要的东西或结果。
玉铉(yù xuàn)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才华出众。
- 翻译
- 君王频繁接见贤良,文人士大夫中见到真诚。
申国温和又正直,尹国之人向他学习做臣民。
珍贵的玉器应当调和教化,坚固的国家需要合适的人才。
期待不久后能有司马这样的丞相,身着官服,使边境安宁无战尘。
- 注释
- 王:君王。
眷:频繁。
勤:接见。
儒流:文人士大夫。
一真:真诚。
维申:申国。
柔且直:温和且正直。
于尹:向尹国。
学焉臣:学习做臣民。
玉铉:珍贵的玉器,比喻贤者。
当调化:应当调和教化。
金城:坚固的国家。
要得人:需要合适的人才。
行看:期待不久后。
司马相:司马这样的丞相。
端委:身着官服。
静边尘:使边境安宁无战尘。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赴任之际的场景,充满了对友人品德和才能的赞赏。开篇“王眷勤三接,儒流见一真”表明作者对于杨侍郎的敬仰,以及他所看到的儒家学说的纯粹实践。这不仅是对朋友个人的肯定,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
接着,“维申柔且直,于尹学焉臣”进一步强调了杨侍郎在品行上的修养和学问上的造诣。他既有君子的宽厚,又保持着正直的品性,这些都是儒家学说的核心要求,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于朋友的深层理解。
“玉铉当调化,金城要得人”则是对杨侍郎即将到来的江陵任职的一种美好愿景。玉铉比喻着高雅的音乐,即使是在边远之地,也能以文化的力量影响和改变环境。而金城则象征坚固与安全,表达了对他能够守护一方平安的期待。
最后,“行看司马相,端委静边尘”中的“司马相”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名将或宰相,如司马懿、司马昭等,他们都以智谋和勇略著称。这里作者借古人之口,希望杨侍郎能够像他们一样,以其才华和智慧,为边疆的安宁做出贡献。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赞美,以及对于他未来的工作场所的美好期待,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和高远的寄托。沈继祖在此诗中不仅表达了个人情感,也透露出了一种理想主义,即希望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安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刘黄头行
堂封马鬣何年毁,平楚苍凉暮烟起。
野人斸地闻登登,片石规方土花紫。
谁与斸者刘黄头,一丁不识锄不休。
村学蒙师辨点画,拂拭谛视文钩辀。
最后分明字十二,千三百年乃出地。
大书深刻黄头名,拍手哗然称怪事。
太守嗜古兼嗜奇,闻之亟令施毡椎。
文体犹余六朝习,书法秀整真唐碑。
长沙后人有淑媛,冰雪空闺泪如霰。
半世枯骸托外家,一抔浅土辞乡县。
作志先计发冢年,数虽小误名则传。
何物黄头细民耳,应谶乃在千秋前。
我云此事安足怪,傅会神奇毋乃太。
才人作意夸精能,造物无端弄狡狯。
冰泮滹沱石墨新,人间知有贾夫人。
他年集古重编录,更与黄头记夙因。
《刘黄头行》【清·邓廷桢】堂封马鬣何年毁,平楚苍凉暮烟起。野人斸地闻登登,片石规方土花紫。谁与斸者刘黄头,一丁不识锄不休。村学蒙师辨点画,拂拭谛视文钩辀。最后分明字十二,千三百年乃出地。大书深刻黄头名,拍手哗然称怪事。太守嗜古兼嗜奇,闻之亟令施毡椎。文体犹余六朝习,书法秀整真唐碑。长沙后人有淑媛,冰雪空闺泪如霰。半世枯骸托外家,一抔浅土辞乡县。作志先计发冢年,数虽小误名则传。何物黄头细民耳,应谶乃在千秋前。我云此事安足怪,傅会神奇毋乃太。才人作意夸精能,造物无端弄狡狯。冰泮滹沱石墨新,人间知有贾夫人。他年集古重编录,更与黄头记夙因。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0767c6c9c615180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