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镜戏作·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日常生活中的镜子为切入点,通过“寒时骤热热时寒”这一形象的比喻,揭示了自然界中阴阳变化的复杂多端。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人生百态相联系,表达了对世事无常、变化莫测的深刻感悟。
“一等阴阳几百般”,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中阴阳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规律,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种种变故和复杂性。这种对自然法则的深入理解,体现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洞察力。
接下来,“发脱面黄肌肉瘦”描绘了一幅因外界环境或内心情绪影响而身体状况不佳的画面,形象地展示了生活的艰辛和不易。这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描述,也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普遍状态,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味。
最后,“北人应作岭蛮看”一句,通过地域差异的对比,表达了对不同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的理解与包容。这句话既是对北方人的善意提醒,也是对南方独特生活方式的一种欣赏和认同,体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对多元文化的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小见大,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探讨了自然与人生、个体与社会之间的深刻关联,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归至郢中(作)
远游经海峤,返棹归山阿。
日夕见乔木,乡关在伐柯。
愁随江路尽,喜入郢门多。
左右看桑土,依然即匪他。
和宋太史(一作大使)北楼新亭
返耕意未遂,日夕登城隅。
谁谓山林近,坐为符竹拘。
丽谯非改作,轩槛是新图。
远水自嶓冢,长云吞具区。
愿随江燕贺,羞逐府僚趋。
欲识狂歌者,丘园一竖儒。
宿武阳(一作陵)即事
川暗夕阳尽,孤舟泊岸初。
岭猿相叫啸,潭嶂似空虚。
就枕灭明烛,扣舷闻夜渔。
鸡鸣问何处,人物是秦馀。
京还赠张(一作王)维
拂衣何处去,高枕南山南。
欲徇五斗禄,其如七不堪。
早朝非晚起,束带异抽簪。
因向智者说,游鱼思旧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