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叶参之过东林废院·其二》
《和叶参之过东林废院·其二》全文
明 / 高攀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竹径茅斋此日居,藤稍橘刺欲教祛。

白云片片浴流静,黄鸟声声树影疏。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茅斋(máo zhāi)的意思:指清净的茅草房,比喻修身养性,追求宁静和精神净化。

片片(piàn piàn)的意思:形容事物分散、零散的样子。

树影(shù yǐng)的意思:指树木投下的影子,比喻隐藏着真相或隐含着某种事物的迹象。

云片(yún piàn)的意思:指云朵分散的样子,形容数量众多且分散的事物。

竹径(zhú jìng)的意思:指狭窄而幽静的小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山林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美好与内心的宁静融合在一起。

首句“竹径茅斋此日居”,点明了诗人的居住环境——竹林小径旁的简陋茅屋,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接着,“藤稍橘刺欲教祛”一句,通过描述藤蔓与橘树的生长状态,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含了诗人想要清除障碍、创造一个更加舒适生活环境的愿望。

“白云片片浴流静”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白云比作在水中沐浴的轻盈身影,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同时,“静”字不仅描绘了水流的平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平和与淡泊。

最后一句“黄鸟声声树影疏”,通过黄鸟的鸣叫和稀疏的树影,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黄鸟的叫声与树影的疏落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这宁静的山林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生命的活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和自然美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泊。

作者介绍
高攀龙

高攀龙
朝代:明   字:存之   籍贯:江苏无锡   生辰:1562年 - 1626年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猜你喜欢

直舍有书·其一

晚风收雨故森森,雀啅鸦骄未解阴。

车马不喧缘底事,道人宴坐即山林。

(0)

游峰山院

萧寺倚绝壁,高轩凭众芳。

僧窗得山翠,茗碗仍花香。

眼界写双净,心田增寸凉。

陂陀日向夕,村落下牛羊。

(0)

邻寺遣兴三绝句·其二

映阶駮藓漫层层,古柏连蜷上老藤。

梵鼓粥鱼今落莫,半归官焙半残僧。

(0)

次韵九弟过炭妇兼怀微公之句·其二

头陀云外见遥岑,争似欧峰云物深。

想见伊蒲欲为供,波生茗碗憩墙阴。

(0)

久不得六弟消息二绝·其一

去日么荷拳未舒,水花高盖已扶疏。

大医法窟应寻遍,有底能忘一纸书。

(0)

再和·其五

且复持觞歌莫愁,点衣柳絮晚悠悠。

要知境静自心远,不是年衰成语偷。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