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晴常畏病,逢雪更忧贫。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月(cán yuè)的意思:指月亮已过了中秋,只剩下一边或一半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事物不完整或残缺不全。
鸡鸣(jī míng)的意思:鸡鸣是指天亮的时候,鸡鸣声响起,也比喻事情的真相或实情被揭示出来。
落花(luò huā)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逝去或破灭,形容事物的悲凉或人的遭遇不幸。
念曲(niàn qǔ)的意思:指对乐曲的深入理解和感悟。
犬吠(quǎn fèi)的意思:指小狗的叫声,比喻微不足道的声音或无足轻重的事物。
霜鬓(shuāng bìn)的意思:指人的头发因年老而变白,形容岁月的变迁和人的衰老。
已后(yǐ hòu)的意思:已后表示过去的时间已经过去,未来的时间还没有到来。意为过去的事情已经结束,未来的事情还没有发生。
- 翻译
- 狗叫并非因为有贼,而是天快亮时公鸡啼鸣。
透过窗户,能看到残月挂在天空,地上散落着均匀的花瓣。
我也惊讶于自己早生白发,又有谁能理解我弯曲身躯的辛酸。
长久的晴天让我常担心生病,遇到下雪又忧虑贫困。
- 注释
- 犬吠:狗叫声。
盗:小偷。
鸡鸣:公鸡打鸣。
晨:黎明。
穿窗:穿过窗户。
残月:月亮未落尽。
布地:铺满地面。
落花匀:花瓣分布均匀。
惊:惊讶。
霜鬓:白发。
曲身:弯腰驼背。
久晴:长时间晴天。
病:疾病。
逢雪:遇到下雪。
忧贫:担忧贫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清晨的景象,通过犬吠和鸡鸣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规律。"犬吠非因盗,鸡鸣已后晨",犬吠并非因有贼,而是寻常的早晨报时,反映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熟悉和理解。"穿窗残月在,布地落花匀",透过窗户可见月亮尚未完全落下,而地上的落花则均匀分布,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美的意境。
诗人接着感慨自身境遇,"我亦惊霜鬓,谁能念曲身",感叹岁月如霜,自己已届老境,无人能理解他的艰辛。"久晴常畏病,逢雪更忧贫",在连日晴天之后,诗人担心自己的健康问题,而雪的到来又让他担忧生活贫困,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忧虑和辛酸。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苦时的坚韧与无奈,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寺中忆洪稚存不至
炎热不可避,来与山僧邻。
虚窗清以幽,砌草如铺茵。
长槐结空翠,落我砚池滨。
邻僧少禅说,往来多俗人。
安得青松风,扫此阶前尘。
携我故人来,饮我尊中醇。
吟诗或终夕,清谭或经旬。
披襟坐北窗,啸傲当冰轮。
故人久不来,微飙动丛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