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战(bǎi zhàn)的意思:经历了无数次战斗,形容经验丰富、战功卓著。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倒书(dǎo shū)的意思:指倒置书本,形容学习不认真、不用功。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功名(gōng míng)的意思:
[释义]
(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
并列式:功+名
[例句]
求取功名。(作宾语)虎头(hǔ tóu)的意思:指强悍、勇猛的领导者或者首领。
空自(kōng zì)的意思:空自指的是没有依靠他人或外力,自觉自愿地空下来,不进行任何活动。
老去(lǎo qù)的意思:指人年纪渐长,年老体衰。
潦倒(liáo dǎo)的意思:形容生活贫困困顿,失意凄凉。
名都(míng dōu)的意思:名城,指有名望的城市。
清笳(qīng jiā)的意思:形容音乐悠扬、动听。
食肉(shí ròu)的意思:指人吃肉,表示人们过上了好日子,生活富足。
蜀山(shǔ shān)的意思:指遥远神秘的地方,也指人们向往的理想境地。
鼠目(shǔ mù)的意思:形容眼神狡黠、盗窃之意
书生(shū shēng)的意思:指有学问但缺乏实际经验的年轻人。
头食(tóu shí)的意思:指食物的最好的一份,通常用来形容某人享受最好的待遇或得到最好的东西。
渭城(wèi chéng)的意思:渭城是指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的一个古城,成语中引申为遭受战乱、灾难等破坏的城市。
无不(wú bù)的意思:没有不,表示全部都。
习池(xí chí)的意思:指学习的场所或机构。
绣衣(xiù yī)的意思:绣衣是指绣制的衣物,比喻外表华丽但内里空虚的东西。
扬鞭(yáng biān)的意思:鞭子高举起来,代表骑马出发或开始行动。
倚天(yǐ tiān)的意思:依靠天地之力量,比喻力量强大、势不可挡。
战场(zhàn chǎng)的意思:战争发生的地方或进行决战的地方。
- 鉴赏
这首诗《送奉先从军》是元好问在金末元初时期所作,通过对比书生与从军者的不同命运,表达了对从军者勇敢与牺牲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书生安逸生活的反思。
首联“潦倒书生百战场,功名都属绣衣郎”,以对比手法开篇,将书生的落魄与从军者的荣耀进行鲜明对比,暗示了功名与战场的关联,以及从军者在实现个人价值与国家利益之间的选择。
颔联“虎头食肉无不可,鼠目求官空自忙”运用比喻,将从军者比作勇猛的虎,形象地描绘了他们不畏艰难、勇于牺牲的形象;而将书生比作目光短浅的老鼠,讽刺了他们在追求功名时的盲目与忙碌,却往往难以达到目标。
颈联“卷月清笳渭城晓,倚天长剑蜀山苍”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边塞景象,月光如卷,笳声清越,渭城破晓,蜀山苍茫,既展现了从军者征战边疆的艰苦与壮烈,也体现了诗人对他们英勇精神的赞美。
尾联“习池老去风流减,醉后扬鞭愧葛疆”则通过书生与从军者的对比,表达了对从军者勇敢与牺牲精神的敬佩,同时也流露出对书生安逸生活的反思,以及对未能像从军者那样为国效力的遗憾和愧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书生与从军者不同生活状态的对比,深刻揭示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对勇敢与牺牲精神的崇高颂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故人王逢年书来云留辟太保府中书记多甘泉应制之作且为日东访余于青州率尔言答
在屈龙从蠖,乘伸鹄为凤。
言念子渊材,无惭部史贡。
讲德既有述,得贤能无颂。
夕吐丞相茵,晨割大官供。
骖乔白鹿新,祠滇碧鸡重。
隐大难为名,才多不自用。
远戍欢鲤椷,孤臣抱醯瓮。
朝星稷下士,汗雨临淄众。
赤丸昼瞥起,绿沈春恒动。
敢衰拥彗迎,恐乖炙毂送。
愿以湖海心,托君云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