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绿阴横,窗下藓纹绿。
急雨从何来,浩荡鸣我屋。
馀吟晚未断,匏磬杂琴筑。
推窗看前峰,云气正氛郁。
户外有履声,炉中茗初熟。
此时(cǐ shí)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时候。
衮衮(gǔn gǔn)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有威严。
浩荡(hào dàng)的意思:形容气势宏大,浩大雄伟。
户外(hù wài)的意思:户外指的是在室外的场所或活动。
建瓴(jiàn líng)的意思:指有建树之才能,有领导才能。
浪浪(làng làng)的意思:形容物体或人行动不规律,没有目标或目的。
妙趣(miào qù)的意思:形容事物有趣、奇特。
日永(rì yǒng)的意思: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指事物逐渐好转或发展。
悬瀑(xuán bào)的意思:指水流从高处垂直落下的景象,形容声势浩大或气势磅礴。
云气(yún qì)的意思:云气是指云彩的形态和气象变化,也用来比喻人们的言行举止。
支颐(zhī yí)的意思:托腮支颐,表示闲散无事,悠闲自得。
中人(zhōng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某种事物中具有一定地位、能力或影响力的人。
坐更(zuò gēng)的意思:指在夜晚坐在灯下读书或学习。
这首诗描绘了雨天在窗边的静谧与闲适之感,以及窗外景色的变化。首句“窗前绿阴横,窗下藓纹绿”描绘了窗外绿树浓荫和苔藓斑驳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接着,“此时窗中人,日永春睡足”则通过想象中的主人公在温暖春日里享受着悠长的午睡,进一步渲染了宁静的场景。
“急雨从何来,浩荡鸣我屋”描述了突然而至的大雨,其声音在屋内回响,带来了一种动态的对比。接下来的几句“浪浪如建瓴,衮衮似悬瀑”,运用比喻手法,将大雨比作从高处倾泻而下的水流,形象地展现了雨势之大,声音之响。
“馀吟晚未断,匏磬杂琴筑”则转而描写诗人或主人在雨声中继续吟诵,音乐声与雨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听的画面。最后,“推窗看前峰,云气正氛郁”描绘了推开窗户后所见的山峰和弥漫的云雾,展现了雨后山间的朦胧美。
“还坐更支颐,妙趣那可独”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沉醉,以及对其中妙趣的感悟,似乎在说这种美妙的感受并非独自拥有,而是与自然、与周围的一切共同体验的。
最后一句“户外有履声,炉中茗初熟”则以轻微的动静收尾,窗外有人的脚步声,室内茶香四溢,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和温馨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雨天在窗边的静谧场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受和对外界自然景观的欣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秋雨濛濛数晨夕,门外泥深行不得。
墙根草色上墙生,湿云不动炊烟直。
村中农夫荷锄语,朝来雨足当宜麦。
冥冥三日却为霖,太息我稼何由穑。
我时蹋壁空斋里,卧闻雨声心凄恻。
出门仰视絮成堆,低头但见水衣碧。
愿挥长剑斩乖龙,更呼好风来西北。
一扫浮空万里愁,坐使秋阳照阡陌。
不知此意竟何如,彼苍茫茫谁识测。
解愁送酒有侯芭,因醉题诗问李白。
车遥遥,遥遥入烟雾。马不肯停,车不肯住。
触石折轴,车轮无声。白日欲落,风吹马鸣。
远忆送者,此时到家。君意已息,我劳如何。
食瓜遇苦,食梅遇酸。采薇苦饥,负薪苦寒。
陟彼岨峿,我心如荼。空林有声,恐非令涂。
道逢游子,将别匆匆。出门入门,殊与我同。
人生不满七尺躯,其志乃欲奠地维,立天枢。
智穷力竭安所就,里巷小儿往往起而笑其愚。
天不可作曲盖倚,地不可作磨盘舞。
夸父追日终野死,何况一夫蹇蹇欲与造物相撑拄。
北叟移山期子孙,上帝闻之畏其言。
吾徒作事须如此,要使精诚贯九阍。
行路难,行路难,君不见龙逄比干身已死,当时谁说有忠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