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船一钜鱼,橹柁乃尾鬣。
故令施航后,前与棹力合。
或浮大河东,并岸行若狎。
终朝卧舷间,兰桨但空插。
大河(dà hé)的意思:指宽广、壮丽、奔流不息的河流,常用来形容气势雄伟或规模宏大的事物。
古法(gǔ fǎ)的意思:古代的方法或制度。
河东(hé dōng)的意思:指被人遗忘或忽视的地方或人物。
济川(jì chuān)的意思:济,救助;川,大河。比喻救济困难,帮助人们渡过困难。
救乏(jiù fá)的意思:救济困乏,帮助贫穷。
具有(jù yǒu)的意思:拥有、具备某种特质或品质。
缅怀(miǎn huái)的意思:怀念并表达对逝去的人或事物的敬意和思念。
木皇(mù huáng)的意思:指木材的质量极佳,堪称“木材中的皇帝”。
乃其(nǎi qí)的意思:表示推测或判断某事物的属性或特征。
天际(tiān jì)的意思:指天空的边缘或远方。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尾鬣(wěi liè)的意思:指动物尾巴上的长毛,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最后一部分或最后一点。
渊水(yuān shuǐ)的意思:指深不可测的水,比喻深奥或高深的学问。
棹力(zhào lì)的意思:指船桨的力量,比喻帮助或支持的力量。
终朝(zhōng zhāo)的意思:终日,整天。
中流(zhōng liú)的意思:处于中间位置,居于中间地位。
这首诗描绘了江船上橹的作用与重要性,以及在不同水域中的运用。诗中通过“江船一钜鱼,橹柁乃尾鬣”开篇,以形象的比喻,将橹比作巨鱼的尾巴,生动地展现了橹在江船航行中的关键作用。接着,“当其渊水深,棹弱不救乏”,点明了在深水区,由于桨力不足,橹成为船只前进的关键工具。
“故令施航后,前与棹力合”,说明橹在船行之后的位置和作用,与桨力相配合,共同推动船只前进。“济川具有五,此物乃其甲”,强调了橹在渡过江河时的重要性,是五种渡河工具中最关键的一种。
“一声天际来,欸乃中流发”,描述了橹在水面发出的声音,如同天际传来,充满了力量感。“或浮大河东,并岸行若狎”,展现了橹在大河中航行的情景,船只仿佛与岸边亲密接触,生动地描绘了航行的动态美。
“终朝卧舷间,兰桨但空插”,则描绘了一整天,船员们在船舷间忙碌,只有空荡荡的桨在水中划动,表现了劳动的艰辛与专注。“缅怀剡木皇,智创万古法”,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古代智慧的敬仰,认为正是这种创造性的发明,使得人类能够跨越江河,探索更广阔的天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船航行中橹的作用与场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航海技术的智慧,也蕴含了对劳动人民辛勤付出的赞美,以及对古代文明创新精神的颂扬。
长河冻如石,征人夜中戍。
但恐筋力尽,敢惮将军遇。
古来死未歇,白骨碍官路。
岂无一有功,可以高其墓。
亲戚牵衣泣,悲号自相顾。
死者虽无言,那堪生者悟。
不如无手足,得见齿发暮。
乃知七尺躯,却是速死具。
华馆曙沈沈,惟良正在今。
用材兼柱石,闻物象高深。
更得芝兰地,兼营枳棘林。
向风扃戟户,当署近棠阴。
勿改安卑节,聊闲理剧心。
多君有知己,一和郢中吟。
天井虽收寇未平,所司促战急王程。
晓驰云骑穿花去,夜与星郎带月行。
新咏尽题关外事,故乡因过洛阳城。
时逢寒食游人识,竟说从来有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