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焦 桐 树 唐 /陈 标 江 上 烹 鱼 采 野 樵 ,鸾 枝 摧 折 半 曾 烧 。未 经 良 匠 材 虽 散 ,待 得 知 音 尾 已 焦 。若 使 琢 磨 徽 白 玉 ,便 来 风 律 轸 青 瑶 。还 能 万 里 传 山 水 ,三 峡 泉 声 岂 寂 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玉(bái yù)的意思:形容品质高尚、纯洁无瑕。
摧折(cuī shé)的意思:摧毁、打击、挫败
待得(dài de)的意思:等待得到;等得住
得知(dé zhī)的意思:获得了某个消息或信息。
风律(fēng lǜ)的意思:指风的气息和律动。比喻文艺作品中的情感、意境或者人物形象等方面的美感和特点。
寂寥(jì liáo)的意思:寂寥指的是孤独、冷清、寂寞无人的状态。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良匠(liáng jiàng)的意思:指技艺高超、工作精细的匠人。
鸾枝(luán zhī)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也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
烹鱼(pēng yú)的意思:指对待人或事态度强硬,毫不留情。
青瑶(qīng yáo)的意思:形容美女的容貌晶莹剔透。
若使(ruò shǐ)的意思:如果,假如
三峡(sān xiá)的意思:指一道山峡或河峡,也可比喻险要之地。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折半(zhé bàn)的意思:将整体分成两等份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琢磨(zuó mo)的意思:琢磨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思考、探索和思索的过程。它表示经过深入思考和研究后获得的理解和洞察力。
- 注释
- 江上:江边。
烹鱼:煮鱼。
采野樵:采摘山野的柴火。
鸾枝:鸾鸟的树枝。
摧折:烧毁。
良匠:能工巧匠。
材虽散:木材虽然散落。
知音:理解的人。
尾已焦:面目全非。
琢磨:雕琢。
徽白玉:琴瑟上的徽(装饰)。
风律:音乐旋律。
轸青瑶:瑶瑟(古代乐器)。
万里:万水千山。
传山水:穿越山水。
三峡泉声:三峡的泉水声音。
寂寥:寂寞。
- 翻译
- 在江边煮鱼采摘山野的柴火,鸾鸟的树枝曾被严重烧毁。
即使未经能工巧匠的手,木材虽然散落,但期待知音出现时已面目全非。
如果能经受雕琢,哪怕是最硬的白玉也能焕发出光彩,就像琴瑟上的徽和瑶瑟。
这样的美,还能穿越万水千山,让三峡的泉水声音不再寂寞。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自然与人工的对比和融合,通过对烹鱼、采樵、摧折桐树等生动景象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艺术加工与自然美的思考。
诗中“江上烹鱼”开篇,便设定了一个宁静的田园生活场景。“采野樵”,则表现出一种对大自然的亲近和利用。紧接着,“鸾枝摧折半曾烧”一句,通过对桐树枝条被砍伐并有一部分被火烧过的描写,暗示了人工加工与自然之物之间的关系。
“未经良匠材虽散,待得知音尾已焦”这两句话,进一步探讨了没有经过巧手雕琢的材料即使散乱不堪,但在等待真正懂得其价值的人出现时,却发现美好的部分已经毁坏。这里,“未经良匠”暗示着艺术加工的重要性,而“材虽散”则是对自然之物本身的认可。
接着,“若使琢磨徽白玉,便来风律轸青瑶”一句,通过将桐树比作可以雕琢成美丽器物的玉石,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加工能够提升自然材料内在之美的赞赏。这里的“琢磨”和“风律”,都是对艺术创造过程的描绘。
最后,“还能万里传山水,三峡泉声岂寂寥”两句,则将之前的主题引向更广阔的自然景观和声音之美。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自然之声无远弗界以及其永恒不息的赞美。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与艺术加工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也展现了其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理念的理解和运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