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兴二首·其一》
《秋兴二首·其一》全文
明 / 陈汝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暝色高楼砧声处处秋。

从今夜满,人在异乡愁

乌鹊栖难定,星河影欲流。

邻家吹笛归思不能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吹笛(chuī dí)的意思:吹奏笛子。也用来比喻人们无所事事,不务正业。

从今(cóng jīn)的意思:从今以后;从现在开始。

高楼(gāo lóu)的意思:高楼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也常用来比喻权势、地位、能力等方面的高度。

归思(guī sī)的意思:回想;思念;怀念

邻家(lín jiā)的意思:指与自己家相邻的家庭,也泛指与自己关系亲近的人家。

暝色(míng sè)的意思:指夜幕降临时的黄昏或黎明时的微亮。

乌鹊(wū què)的意思:指人们在某个地方聚集,互相交流、讨论的场所。

乡愁(xiāng chóu)的意思:对离开故乡或家乡的思念和忧伤之情

星河(xīng hé)的意思:形容星星点点,繁多众多。

异乡(yì xiāng)的意思:指与自己的家乡不同的地方,指外地或外国。

砧声(zhēn shēng)的意思:指敲打砧石所发出的声音,比喻工作、劳动的声音。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汝言的《秋兴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秋夜思乡的画面。首句“暝色上高楼”,以傍晚昏暗的色彩渲染出登高远望的孤独氛围。接着,“砧声处处秋”通过远处传来的捣衣声,暗示了季节更替和游子对家乡的思念。

“月从今夜满”,诗人借满月象征团圆,却反衬出自己身处异乡的孤寂。“人在异乡愁”直接抒发了深深的离愁别绪。接下来,“乌鹊栖难定”运用了曹操《短歌行》中的典故,表达漂泊不定的心境,暗示了内心的不安。

“星河影欲流”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和诗人内心的波澜,星河倒映在水面,仿佛流动的思绪。最后两句“邻家莫吹笛,归思不能休”,以邻家的笛声勾起无尽的乡愁,表达了诗人无法抑制的思乡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夜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浓厚的思乡之情,具有鲜明的秋日情感特色。

作者介绍

陈汝言
朝代:明   字:惟允   号:秋水   籍贯: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市)

陈汝言(生卒年不详),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字惟允,号秋水,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市)人,后随其父移居吴中(今江苏苏州)。能诗,擅山水,兼工人物。与兄陈汝秩(字惟寅)齐名,时人呼为大髯小髯。陈汝言画山水远师董源、巨然,近宗赵孟頫、王蒙,行笔清润,构图严谨,意境幽深。与王蒙契厚,传说王蒙在泰安时,曾面泰山作画,随兴所至,不时加笔,一幅图画了三年。陈汝言正巧来访,时遇大雪,他便用小弓挟粉笔弹在画上,将图改作雪景。王蒙叫绝,以为神奇,遂改题为《岱宗密雪图》。
猜你喜欢

杂感四首·其三

射的山前花柳新,典衣买酒过残春。

但甘身作哙等伍,莫信人间髯绝伦。

(0)

杂感十首·其五

世间鱼鸟各飞沉,茅屋青山无古今。

毕竟替他愁不得,几人虚费一生心。

(0)

早春四首·其四

西村一抹烟,柳弱小桃妍。

要识春风处,先生拄杖前。

(0)

兰亭道上四首·其四

箭箙弓韬小猎回,壮心自笑未低摧。

前身家近盘阊路,曾看吴王射雉来。

(0)

书怀绝句五首·其四

早佩黄庭两卷经,不应灵府杂膻腥。

凭君为买金鸦觜,归去秋山斸茯苓。

(0)

挽黄子高

场屋初兴选异才,先生阔步上金台。

蓬山渺渺仙舟隔,泮水悠悠讲席开。

同是甲辰雌正伏,胡然庚子鵩为灾。

天寒病叟那能出,一束生刍寄泪来。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