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门与楚使留别集唐句》
《江门与楚使留别集唐句》全文
明 / 陶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草绿汀洲沧江急夜流。

烟霞征盖人吏行舟

别路经花县,饥乌集戍楼

赠君从此去,兼得潇湘游。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别路(bié lù)的意思:指与他人的道路分别,各自走不同的路。

沧江(cāng jiāng)的意思:指大江河流的广阔和深远,也比喻岁月的变迁和人事的更替。

草绿(cǎo lǜ)的意思:形容植物或景色的颜色非常绿,非常鲜艳。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人吏(rén lì)的意思:指官员或工作人员。

戍楼(shù lóu)的意思:指军队在边防地区建立的防御工事,也用来比喻守卫边疆、保卫国家的人。

汀洲(tīng zhōu)的意思:指人物或事物处于危险或困境之中。

乌集(wū jí)的意思:指黑暗、邪恶的力量聚集在一起。

细草(xì cǎo)的意思:细小而柔弱的草木,比喻弱小而不起眼的人或事物。

潇湘(xiāo xiāng)的意思:指湖南地区的风景和水色。也用来形容优美的风景或文人墨客的才华。

行舟(xíng zhōu)的意思:指人生旅途中努力向前的行动。

烟霞(yān xiá)的意思:指山间的烟雾和霞光,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

赠君(zèng jūn)的意思:赠送给你,给你送上

征盖(zhēng gài)的意思:指用征聚的方式来收取盖税,比喻政府强制征收民众财产。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离别与远行的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期待。首句“细草绿汀洲”以绿草的生机勃勃反衬出离别的寂寥,汀洲作为过渡之地,暗示了主人公即将踏上一段新的旅程。接着,“沧江急夜流”一句,通过夜色中江水的湍急,渲染出一种紧迫感和离别的不舍。

“烟霞驻征盖,人吏待行舟”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离别场景的细节。烟霞仿佛在为征盖(即出行的车盖)停留,人吏则在岸边等待着行舟启程,这一静一动的对比,更添了几分离别的沉重与无奈。

“别路经花县,饥乌集戍楼”则将视线从水边转向陆地,经过花县时,花香与离愁交织,而饥乌在戍楼上的聚集,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也暗含着对远方未知的担忧。

最后,“赠君从此去,兼得潇湘游”,是对友人的祝福与鼓励,希望友人在新的旅程中能够有所收获,无论是心灵的慰藉还是实际的旅行,都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憧憬,是典型的送别诗风格。

作者介绍
陶益

陶益
朝代:明

陶益(一五二○?—一六○○?),字允谦,号练江居士、江门迂客。其祖本为郁林人,附籍新会。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经授江西永新训导。读书博学强记,精易通理。尝日集诸生,讲白沙之学于明伦堂;又构樾墩书屋,读书其中。抚按交荐,以目疾辞归,年八十卒。著有《练江子樾墩集》。清顾嗣协《冈州遗稿》卷五、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有传。
猜你喜欢

追忆颍亭汎舟寄阳翟诸友

十月冬气寒,清霜殒群木。

轻舟汎颍水,微风吹野服。

信流不知还,石艇横老玉。苔花锦斓斑,悬溜珠䍡?。

颇离廛市杂,倒泻轩裳俗。

岁月今几何,春草萋以绿。

怀归剧饥渴,仰羡双飞鹄。

矫首九山云,迢迢伤远目。

(0)

对月

月满秋仍早,台高夜未徂。

水光先剡淡,星影失踟蹰。

玉帐传更急,荒城击柝孤。

去年双泪眼,依旧入平芜。

(0)

阅见一十首·其一

君居淄右妾河阳,平白相逢惹断肠。

蜡烛已残歌欲阕,并教离恨绕飞梁。

(0)

湘绮先生与吴子修谭芝畇往复斗韵及登瞿相国新筑超览楼饯岁诗以庚戌开岁五日手录诸稿见示索和次韵奉酬·其一

乐石镌文重李斯,西京置驿美当时。

人睎校颂正考父,我作观兵章曼枝。

武库顿看丰狱剑,仙城须斗汉宫旗。

西清法物纷坛坫,接迹无当若瓦卮。

(0)

沿沅江官垸堤观稼遂乘风网船至赤沙湖观大网张鱼·其二

寥廓天风涌钜流,网师打鼓白涛头。

乍欢乍骇舟中客,常有常无水上洲。

高鸟眼宽疑见岸,飞鱼翮短也横秋。

褰裳但识蓬莱岛,不道家乡有壮游。

(0)

庚子落叶词同李亦元王聘三作·其八

帘外晓风吹碧桃,未央前殿咽秦箫。

石华广袖谁曾揽,沈水奇香定未烧。

荷露有情抛粉泪,菱波无赖学纤腰。

云袍枉绣留仙褶,白石清泉任寂寥。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