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手何曾歇,浆瓯未放回。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身(bàn shēn)的意思:指人或物只有一半露出或暴露在外面。
不来(bù lái)的意思:不来表示不到、不来参加或不来实现某种行动或结果。
汗雨(hàn yǔ)的意思:指夏季高温天气下,天空中忽然下起的一场暴雨。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流汗(liú hàn)的意思:因紧张、劳累、恐惧等情绪而出汗。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屏翳(píng yì)的意思:指遮挡、遮蔽。
蚊雷(wén léi)的意思:指微小而具有破坏力的东西。
炎埃(yán āi)的意思:
(1).暑热。 唐 王勃 《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颶风寝毒,炎埃罢厉。” 明 刘基 《丹霞蔽日行》:“炎埃被九野,照灼后土赤。”
(2).火灰。《新唐书·儒学传序》:“ 禄山 之祸,两京所藏,一为炎埃,官幐私褚,丧脱几尽。”一霎(yī shà)的意思:短暂的时间,一刹那
- 翻译
- 夕阳仍然炽热,空亭没有微风拂过。
半身已被雨水湿透,耳边充斥着蚊子的嗡鸣和雷声。
手中扇子从未停息,碗里的凉水也未喝完。
谁能呼唤天神屏翳,立刻驱散这炎炎暑气。
- 注释
- 落日:夕阳。
暑犹剧:依然炽热。
虚亭:空亭。
风不来:无风。
半身:上半身。
流汗雨:被雨水湿透。
聒蚊雷:蚊子的嗡鸣和雷声。
扇手:手中扇子。
何曾歇:从未停息。
浆瓯:碗。
未放回:未喝完。
畴能:谁能。
呼屏翳:呼唤天神屏翳。
一霎:立刻。
荡炎埃:驱散暑气。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印所作的《热》,描绘了夏日傍晚酷热难耐的情景。首句“落日暑犹剧”以落日余晖映衬出天气的炎热,"暑犹剧"三字直接点明了主题。接下来的“虚亭风不来”写出了尽管身处凉亭,但连微风也没有,进一步强调了闷热。"半身流汗雨"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写出身体被汗水湿透的感觉,仿佛在雨中淋漓。
"两耳聒蚊雷"一句,通过写蚊子的嗡鸣声如同雷声般嘈杂,侧面反映出环境的喧闹和炎热。诗人抱怨扇子扇不停歇,“扇手何曾歇”,同时也暗示了即使挥扇也无法完全驱走暑气。"浆瓯未放回"则写出了诗人喝水频繁,但杯中的浆水还未喝完,再次强调了酷暑难耐。
最后两句“畴能呼屏翳,一霎荡炎埃”表达了诗人对清凉的渴望,希望能召唤风雨之神屏翳来驱散炎热。“一霎荡炎埃”描绘了理想中的片刻凉爽,给人以遐想空间。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细节描绘了夏日的酷热,展现了诗人对清凉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