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画送高硁斋太仆东归》
《题画送高硁斋太仆东归》全文
明 / 倪元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亦在迷濛杳霭间,苍苔点石烂斑

闻今正少桑林雨,那遣烟云归泰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苍苔(cāng tái)的意思:指古老的庙宇、墓地等地方长满了青苔。

点石(diǎn shí)的意思:用手指触碰石头,使其变为金银。比喻能力强大,一言一行能造成重大影响。

烂斑(làn bān)的意思:指衣物上的破损或脏污之处,也常用来比喻事物的缺陷或瑕疵。

迷濛(mí méng)的意思:形容景物模糊、不清晰,也可用来形容心思迷茫、困惑。

桑林(sāng lín)的意思:桑树丛生的森林,比喻人口众多,人群拥挤。

泰山(tài shān)的意思:指非常伟大、威严、稳固的事物或人物。

杳霭(yǎo ǎi)的意思:形容天空或远方的景色模糊、朦胧。

云归(yún guī)的意思:指云雾逐渐散去或消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迷蒙缥缈的山水画卷,倪元璐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神秘与静谧。首句“亦在迷濛杳霭间”,描绘了画面中雾气缭绕、若隐若现的景象,仿佛置身于一片朦胧之中,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接着,“苍苔不点石烂斑”一句,通过对比苍苔的生机与岩石的沧桑,展现了自然界生命力与时间痕迹的交织,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顽强。

“闻今正少桑林雨”,诗人似乎在想象中听到当下缺少了桑林之雨的声音,这不仅是一种听觉上的描述,更蕴含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当前环境的一种忧虑或感慨。最后,“那遣烟云归泰山”,表达了诗人希望烟云能回到泰山的愿望,既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可能寄托了对某种理想状态或精神归宿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邃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富有诗意和哲思。

作者介绍
倪元璐

倪元璐
朝代:明

倪元璐(1593—1644),字汝玉,一作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今绍兴市上虞区)人,明末官员、书法家。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历官至户、礼两部尚书,书、画俱工。倪元璐书法灵秀神妙,行草尤极超逸,最得王右军、颜鲁公和苏东坡三人翰墨之助, 用笔锋棱四露中见苍浑,并时杂有渴笔与浓墨相映成趣,结字奇侧多变,书风奇伟,后人对他有“笔奇、字奇、格奇”之“三奇”,“势足、意足、韵足”之“三足”的称誉。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陷京师,元璐自缢殉节,卒年五十二。弘光时,追赠少保、吏部尚书,谥文正,清廷赐谥文贞
猜你喜欢

送黄清甫偕顾舍人游滇中

旧好如禽庆,名山得共陪。

洱河神禹导,路箐爨王开。

冠带名家子,登临济胜才。

关城雄剑阁,应待勒铭回。

(0)

沐五华送鸡㙡

海上天风吹玉芝,樵童睡熟不曾知。

仙翁住近华阳洞,分得琼英一两枝。

(0)

孟春与叶桐冈迎王钝庵于郊即事

正月勾东春已深,迟客登楼延赏心。

苔池飞泉漱鸣玉,菜圃黄花如散金。

汉阳莫作穷乌赋,楚狂且停衰凤吟。

绿樽共喜日日醉,华发那畏星星侵。

(0)

雨雪歌

千岩云电烈,万室风霆翻。

中宵雨撼壁,平明雪满山。

(0)

望雪

中原日见黄尘生,上国空悬白雪情。

当昼风云垂忽散,久晴江海冻难成。

农人隔岁犹须虑,寇贼今冬尚未平。

安得时和人更乐,普天无盗劝春耕。

(0)

秦人洞二首·其一

桃川道士来相送,指点仙踪玉观西。

云锁洞门何处问,花开溪路几人迷。

石桥自发新秋草,丹灶长封旧日泥。

落日山中不胜思,松阴竹色冷凄凄。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