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兰若杂言·其二》
《兰若杂言·其二》全文
宋 / 释净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老嫌俗客来相访,独泛孤舟上游

夜宿芦华赏明月,应无闲挂心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孤舟(gū zhōu)的意思:指一个人孤独无助、处境艰难,如同独自乘坐一只小船在汹涌的大海中航行。

挂心(guà xīn)的意思:担心、忧虑。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上游(shàng yóu)的意思:指河流的上游,也可引申为事物的起始阶段或最高层次。

俗客(sú kè)的意思:指平民百姓、普通人。

无闲(wú xián)的意思:指没有空闲时间,忙碌无暇。

闲事(xián shì)的意思:指不必要的、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也可以用来形容别人多管闲事、爱管闲事的人。

心头(xīn tóu)的意思:指心中最亲近、最重要的人或事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释净端在山中寺庙的生活情景,充满了宁静与超脱的氛围。首句“老嫌俗客来相访”,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俗之人的厌倦,以及渴望清净独处的心境。次句“独泛孤舟溪上游”,则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独自一人在溪流上泛舟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其内心的孤独与自由。第三句“夜宿芦华赏明月”,将画面拉至夜晚,诗人选择在芦花丛中安寝,以欣赏明月作为睡前的活动,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最后一句“应无闲事挂心头”,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没有任何世俗杂念打扰,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心灵得以净化的僧人形象,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作者介绍

释净端
朝代:宋

释净端(一○三二~一一○三),俗姓邱,字表明,归安(今浙江吴兴)人。肄业吴山解空讲院,顿契心法,乃从仁岳法师受公《楞严》要旨。参宝觉齐岳禅师得悟。见弄狮子者,丛林号为端师子,自号安闲和尚。徽宗崇宁二年趺坐而化,年七十二。有《吴山集》,已佚。事见《禅林僧宝传》卷一九、《罗湖野录》卷一、清光绪《归安县志》卷四三、《吴兴诗存》卷一四。今录诗四十二首。
猜你喜欢

和西湖竹枝词

楼船儿女日晚歌,莲心结子绾双螺。

湖水潇潇湖月白,奈尔湖中凉夜何。

(0)

静安八咏录五·其二陈桧

祯明老桧高百尺,十亩苍寒浸苔石。

虬枝偃如东向松,霜皮惨若西来柏。

金陵王气当时誇,落日江村啼乱鸦。

璧月满天清夜静,玉箫吹落后庭花。

(0)

题秀野轩图

我忆天池与玉遮,幽轩水木澹清华。

笙竽远振风林竹,锦绮晴连晓径花。

山罽敷床朝看雨,涧泉漱石夜分茶。

番阳大篆睢阳画,不负舂陵处士家。

(0)

六客诗·其五

有客有客来赤城,碧梧风裁光珑玲。

音含太古文七星,直如赤丝清如冰。

洗秋壑,鸣秋声,金舂玉应和以平。

(0)

春日田园杂兴

噀绿郊原春事深,治生幽趣豁尘襟。

声声禽语耕人意,种种花开老圃心。

桑叶渐舒梯欲整,麦苗暗长路难寻。

日长虽有荷锄倦,薄暮归来常醉吟。

(0)

烛影摇红.己酉元夕

三五良宵,乞浆且喜年逢酉。

只今无复万枝灯,也自游骢骤。迤逦瑶街左右。

闹蛾儿、盈盈茜袖。玉梅香暖,爆竹烟深,听残莲漏。

春日春盘,翠尊不用清歌侑。

等闲留住月婵娟,相伴啼鸦后。屈指韶光暗逗。

尽安排、寻花问柳。凤箫声里,愿得年年,欢娱依旧。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