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暮春歌》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燕 京 暮 春 歌 明 /靳 学 颜 三 月 杨 花 满 御 沟 ,可 怜 春 色 亦 东 流 。行 人 不 用 多 惆 怅 ,鹈 渼 年 年 唤 白 头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惆怅(chóu chàng)的意思:心情郁闷、烦恼不安。
春色(chūn sè)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绚丽。
东流(dōng liú)的意思:指水向东流动,比喻事物顺利发展或人才向有权势的地方集中。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杨花(yáng huā)的意思:指人的心思不定,容易受外界诱惑或干扰。
御沟(yù gōu)的意思:指皇帝或高官在出行时,由官员和士兵护卫,以及清理道路,确保畅通无阻。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靳学颜的《燕京暮春歌》描绘了三月时节,杨花飘满京城御沟的景象,暗示着春天即将逝去,如同东流的春水一般令人惋惜。诗人劝慰行人不必过于伤感,因为每年都会有新的春天来临,鹈鹕与渼鸟的鸣叫仿佛在提醒人们岁月更迭,白头之年也会有新的生机。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季节变迁为背景,寄寓了对时光流转的淡然态度和生活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