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法界颂二首·其一》
《法界颂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张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大地(dà dì)的意思:指广阔的土地、大地之上。

精神(jīng shen)的意思:指人的意志力、毅力和精神状态。

口论(kǒu lùn)的意思:指背后议论人,对人进行恶意中伤、诽谤的行为。

木人(mù rén)的意思:形容人没有血肉、没有生气,像木头一样僵硬、不灵活。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谈无(tán wú)的意思:形容说话或讨论没有内容、空洞无物。

一尘(yī chén)的意思:指非常干净、纯净,没有一点杂质或污垢。也可以形容人的心灵纯净,没有被世俗的诱惑所腐蚀。

由来(yóu lái)的意思:指事物的起源或由来的来历。

来不及(lái bù jí)的意思:表示时间紧迫,已经来不及做某事或已经晚了。

注释
木人:木雕的人像。
睡足:睡醒。
理精神:整理精神状态。
大地:广阔的大地。
山河:山脉和河流。
勿:没有。
一尘:丝毫灰尘。
不是:并不是因为。
解谈:善于辩论或讨论。
无口论:无法用言语表达。
由:因为。
来不及:来不及做。
世间人:世人。
翻译
木雕人像睡醒后整理精神
大地山河间没有丝毫尘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嵲的作品,名为《法界颂二首(其一)》。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佛教禅修境界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心灵解脱与精神超越尘世的追求。

“木人睡足理精神”,这里的“木人”指的是木偶人,用以比喻禅者在静坐中达到的一种忘我、无我的境界。他们如同没有生命的木偶,沉浸于深度的冥想之中,心灵得到了彻底的放松和净化。"大地山河勿一尘"则是形容这种禅定状态下,对万物的观照,达到了一种绝对的清澈与纯净,没有任何世俗的杂念。

“不是解谈无口论”表明在这样的精神境界中,不需要语言和理论上的争辩,一切都超越了言语的范围。"由来不及世间人"则进一步强调这种精神状态与常人的思维模式完全不同,它超出了世间凡人的理解范畴。

整首诗通过对禅修境界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佛法真理的追求和个人精神世界的体认。它不仅是对禅学理论的一种艺术化表达,也反映出作者内心深处对于超脱尘世、达到心灵自由的向往。

作者介绍
张嵲

张嵲
朝代:宋   字:巨山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生辰:1096—1184

张嵲(1096—1184),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猜你喜欢

七夕病中·其三

共君闲傍小溪行,爱弟东庄看犊耕。

许与曼殊能许未,虽游族姓不求名。

(0)

追补姚元白市隐园十八咏·其九鹅群阁

周郎卧水阁,日从墨卿御。

不敢写黄庭,为恐笼鹅去。

(0)

弇园杂咏四十三首·其七香雪径

李白媚杨白,浪夸春雪香。

除却江家女,谁花可得当。

(0)

齐王孙仲望邀同周公瑕陆成叔登清凉台分韵得风字

绝磴盘天界,方台枕法宫。

白龙衡划堑,丹鹫远排空。

宝树青冥底,金茎紫气中。

曼殊分化迹,石跪逊人工。

岭似高低鸑,城疑断续虹。

一依文佛日,四起大王风。

目极神从爽,心清境自同。

诸贤今鲍谢,能益帝都雄。

(0)

白雀寺秀上人新诗时有开元以前调又能作本色语出行卷谒余求订且将北游赋此送之

六朝富僧藻,末宋始逃禅。

及尔操觚日,逢余瘗砚年。

曹溪一偈后,衣钵几人传。

琢叶妨元气,拈花合自然。

思超灵鹫表,格逸景龙前。

莫以文通拙,徒成怨别篇。

(0)

陈京兆玉叔以喜雪诗见投奉和

腊雪千门喜共传,耐它寒色为丰年。

谢家玉树诗偏好,王氏乌衣屋乍妍。

僵卧可烦京兆尹,促归何异剡溪船。

怪看儿稚争收扫,曾习农书泛胜篇。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