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西峪三首》中的第二首。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治理水患、关注民生的深切关怀。
首句“高原应不愁霖潦”,诗人以高原为喻,表达了对那些不易遭受洪水侵袭地区的安全与稳定。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着对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的安定的向往。
次句“下隰灾多波及兹”,则转向描述低洼地区(隰)常常遭受洪水灾害的情况。这里的“多”字强调了灾害发生的频繁性,“波及兹”则说明了灾害影响的广泛性,体现了诗人对这些地区人民生活困境的关注。
接下来,“宣付有司勤体恤”,诗人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治理水患的任务交给相关部门,并要求他们尽心尽力地体恤民情,采取措施减轻灾害带来的影响。这反映了古代统治者对于民生问题的重视,以及希望通过官僚体系有效解决问题的决心。
最后一句“向隅毋或致偏遗”,进一步强调了治理工作的全面性和公正性,确保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援助,避免任何人的利益被忽视或遗忘。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希望整个社会都能得到公平对待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乾隆皇帝对国家治理和社会稳定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他作为君主对于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官员职责的明确要求。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治国理政的理想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白衣寺钟楼
凭高直欲驭西风,百里纤毫尽发蒙。
楼观相望秋色里,江山争丽海光中。
云容入座如相识,足力缘梯尚不穷。
肯使诗成誇得意,撞钟惊起坐禅翁。
钓台观新刻范文正碑
日角曈曈上蔡阳,有星飞去避馀光。
东西怵迫谢新进,南北逍遥乐故乡。
载刻庙碑求琰琬,一新祠宇照沧浪。
使君著意敦风俗,更作高堂榜卒章。
春游西园
闲步西园里,春风明媚天。
蝶疑庄叟梦,絮忆谢娘联。
踏草青茵软,看花红锦鲜。
徘徊月影下,欲去又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