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赋作金声,班诗纪郅平。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化成(huà chéng)的意思:指将原来的形态或性质发生转变,变成另一种形态或性质。
郊野(jiāo yě)的意思:指城市周围的乡村地区,也用来形容离开城市,到自然环境中去。
金声(jīn shēng)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悦耳。
庙廷(miào tíng)的意思:指朝廷、皇宫,也泛指官府、官场。
企想(qǐ xiǎng)的意思:企图设想、策划。
蜃楼(shèn lóu)的意思:形容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景象。
时贡(shí gòng)的意思:指适时贡献自己的才能或财富。
夏翟(xià zhái)的意思:夏天的肥鸟。
异政(yì zhèng)的意思:
(1).各自为政。《诗大序》:“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荀子·解蔽》:“今诸侯异政,百家异説,则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乱。” 三国 魏 锺会 《檄蜀文》:“江山之外,异政殊俗。” 清 王夫之 《论秦始皇废分封立郡县》:“而若东迁以后,交兵毒民,异政殊俗……迄之数百年而不息者亦革焉。”
(2).不同往常的政令措施。《东观汉记·张湛传》:“﹝ 湛 ﹞为光禄大夫,数正諫威仪不如法度者。 湛 常乘白马,帝每有异政,輒曰:‘白马生且復諫矣。’”《后汉书·北海靖王兴传》:“ 显宗 器重 兴 ,每有异政,輒乘驛问焉。”
(3).优异的政绩。《孔丛子·执节》:“贤者所在,必兴化致治。今子相 卫 ,未闻异政。”《北史·刘权传》:“及至 南海 ,甚有异政。”《宋史·太祖纪一》:“詔诸道长贰有异政,众举留请立碑者,委参军验实以闻。” 清 黄鷟来 《甲戌夏至武威晤张蔚生先生喜而有赋》诗之三:“此地宦蹟多,异政丹青揭。”应钟(yìng zhōng)的意思:指应当按时、按规定做某事。
- 鉴赏
此诗描绘了古代礼乐制度的恢弘与祥瑞,以及对贤明政治的向往与期待。首句“潘赋作金声,班诗纪郅平”,以潘岳的《金声玉振》和班固的《汉书·郅都传》为引,象征着文采与历史记载的辉煌,暗含对古代文化与历史的尊崇。
“庙廷升鼎瑞,郊野应钟鸣”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古代祭祀活动中的庄严与祥和,鼎与钟作为重要的礼器,其升腾与鸣响预示着国家的繁荣与和平。
“夏翟依时贡,蜃楼待化成”则展示了季节更替与自然现象的和谐,夏翟按时进贡,象征着朝贡制度的有序;蜃楼的幻象待化,寓意着虚幻与现实的转换,以及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最后,“鲁恭多异政,企想系予情”表达了对鲁恭这种施行独特治理方式的官员的敬仰,企盼自己也能拥有类似的政绩,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典故,展现了古代社会的礼仪、历史、自然与政治的深刻联系,以及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憧憬与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一日姑苏怀古
披山临水结层城,髣髴当年霸主情。
鱼满松江船似栉,田连震泽稻如京。
巍巍二老辞周箓,碌碌诸孙竞晋盟。
可但馆娃能败国,阿员三世只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