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甘泉居》
《题甘泉居》全文
明 / 王守仁   形式: 古风

我闻甘泉居,近连菊坡麓。

年劳梦思今来快心目。

徘徊移家山南尚堪屋。

渴饮甘泉泉,饥餐菊坡菊。

行看罗浮去,此心聊复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甘泉(gān quán)的意思:指清净甘美的泉水,比喻清净美好的生活环境或人心境。

今来(jīn lái)的意思:指现在、近来的时候。

快心(kuài xīn)的意思:指心情愉快、满意的状态。

罗浮(luó fú)的意思:形容事物美丽多姿、繁华盛大。

梦思(mèng sī)的意思:梦想、思念

年劳(nián láo)的意思:年复一年的辛劳努力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山南(shān nán)的意思:形容距离遥远,相隔极远。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心目(xīn mù)的意思:心中的目标或理想

行看(xíng kàn)的意思:观察行动,行为表现。

移家(yí jiā)的意思:搬迁家庭住所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王守仁所作,名为《题甘泉居》。王守仁在诗中描绘了对甘泉居的向往与到达后的喜悦之情。

首句“我闻甘泉居,近连菊坡麓。”以叙述口吻引出主题,点明了甘泉居的位置,靠近菊坡的山麓,营造了一种隐逸清幽的氛围。接着,“十年劳梦思,今来快心目。”表达了诗人对甘泉居长久以来的憧憬与渴望,如今终于得以实现,心中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徘徊欲移家,山南尚堪屋。”诗人流露出想要定居于此的强烈愿望,对甘泉居的环境赞不绝口,认为这里不仅风景宜人,而且居住条件也十分理想。“渴饮甘泉泉,饥餐菊坡菊。”进一步描绘了甘泉居的生活情景,泉水甘甜,菊花鲜美,生活在这里既可口又健康。

最后,“行看罗浮去,此心聊复足。”诗人展望未来,似乎已经预见到自己将前往罗浮山,但此刻的心境已满足于眼前的甘泉居,表达了对当前生活的满意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体现了王守仁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
朝代:明   字:伯安   号:阳明   生辰: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你喜欢

离汶马上寄乡中亲旧

半月徘徊去鲁迟,二年樽酒奉音徽。

又贪圣宠移金节,还使乡人笑锦衣。

天地中间真远客,田园芜没盍来归。

东州不拟多时住,已傍芦溪作钓矶。

(0)

次和次中简留守苏子容

濉园文雅久湮沦,居守今逢紫禁臣。

右客游梁似司马,主人开阁等平津。

不才亦预门生旧,承乏来趋幕府新。

共喜风骚坛将在,箫韶时许击辕亲。

(0)

行虞城县早起寄公秉

一夜风声海沸腾,束衣寒屋赴晨兴。

云吹惨澹天西月,马踏玲珑雪底冰。

吏事不堪年老大,归怀那复病侵凌。

遥知宴息庵中梦,正在仙门第八层。

(0)

被旨还阙训答诸公韵三首·其一

楚雪三经橘柚天,君恩新许出湘川。

虽非殿席虚中夜,且胜台郎谪九年。

岁晚病怀孤剑外,江寒归思乱云边。

妻儿莫恨归装薄,剩得诸公锦绣篇。

(0)

寄颍州顾子敦

念君去南州,岁月忽已扫。

岂无肺腑言,难为音书道。

客来自汝阴,尽说太守好。

黄堂曰无事,仁政浃稚老。

承颜奉亲欢,甘旨富鱼稻。

时时过西湖,樽酒媚花鸟。

儿童争拍手,共笑玉山倒。

都城亦何为,风尘惊昏晓。

投身非所谋,养气安能浩。

思君便便腹,中有无价宝。

昔者定交分,我已愧枯槁。

岂知鸿鹄飞,翩然异鸧鸨。

人生出处间,得失不在早。

君看松与桂,俱有岁寒操。

何时临清觞,为子倾怀抱。

(0)

下岩避暑留题

古寺重来兴转添,舟中午暑正炎炎。

野僧引客登山阁,稚子穿云映水帘。

热得清凉身暂健,老便闲静意难厌。

人间劫火方撩乱,法雨如何为普沾。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