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松花玉石屏歌》
《松花玉石屏歌》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鬼工磨刃斸山骨女娲乏材补天窟。

琉璃罘罳颜色,光夺青铜毛发

不圆而方崒且屼,都尉戆直绛侯讷,勤思负扆其可忽。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补天(bǔ tiān)的意思:补天指的是修补天空,比喻极其伟大的事业或壮举。

不圆(bù yuán)的意思:不完美、不圆满

都尉(dū wèi)的意思:都尉是指古代军队中的职位,后来引申为指挥军队的将领。

罘罳(fú sī)的意思:形容事物错综复杂,纷乱杂乱。

负扆(fù yǐ)的意思:指背负责任或担负重任。

戆直(zhuàng zhí)的意思:形容人直率、坦诚,不拐弯抹角,不圆滑狡诈。

鬼工(guǐ gōng)的意思:指做事拙劣、技艺低下的工作。

绛侯(jiàng hòu)的意思:指为了自己的私利而背叛朋友或团体的人。

琉璃(liú lí)的意思:指透明如玻璃、颜色艳丽的东西。

毛发(máo fà)的意思:指微小的功绩或微不足道的贡献。

女娲(nǚ wā)的意思:指女性创造力,形容女性聪明能干,具有创造力和智慧。

勤思(qín sī)的意思:勤奋思考、努力思索

青铜(qīng tóng)的意思:形容文化传统久远,历史悠久。

山骨(shān gǔ)的意思:山脉的骨架,比喻事物的主要部分或核心

思负(sī fù)的意思:感到愧疚或内疚,思念着对他人的亏欠。

颜色(yán sè)的意思:外表强硬,内心软弱

鉴赏

此诗《松花玉石屏歌》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诗中以“鬼工磨刃斵山骨”开篇,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制作玉石屏风的非凡工艺,仿佛是鬼斧神工之作,将山石精雕细琢。接着,“女娲乏材补天窟”一句,借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女娲补天故事,暗喻玉石屏风的珍贵与难得。

“琉璃罘罳失颜色,光夺青铜凛毛发”两句,进一步赞美了玉石屏风的光泽与质感,即使在古代青铜器面前也毫不逊色,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接下来,“不圆而方崒且屼”则描述了玉石屏风的独特形状,既非圆形也非方形,却给人一种稳重而峻峭的感觉。

“都尉戆直绛侯讷,勤思负扆其可忽”则是对制作屏风者的赞美,将他们比作忠诚正直的将领和沉稳的官员,强调了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的专注与努力,不容忽视。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松花玉石屏风的精美绝伦,同时也表达了对制作者高超技艺的敬佩之情。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续八咏·其五迟日春偏丽

春偏丽,偏丽两溪湄。三农喜趋事,万物欣逢时。

伊吾土之洵乐,勤?亩之东作。

弥陇麦之旷望,遍水田之疏瀹。

抽新绿之桑麻,换柔青之林薄。

林薄初迁莺,郊原膏泽晴。

园花张锦烂,堤柳弄丝轻。

落梅吹香尽,芳草连天生。

游人自适意,客子偏伤情。

韶华忽云暮,檐楹乱飞絮。

南浦绿波澜,秀野深烟雾。

鱼肥隐钓舟,沙煖多翘鹭。

红残少踏青,日落喧竞渡。

翩翩来去燕,芳洲衔泥便。

弱羽度高城,斜拂微和扇。

物态皆光辉,凭高自忘归。

轻雷送夜雨,江色含朝晖。

俗厚异观洧,服成思浴沂。

所幸疠不作,但愿年无饥。

宽书已屡下,宣布关深机。

(0)

鼠山

鼠山山下鼠山潭,名字常因艇子谈。

几欲赋诗收拾汝,技穷如我莫多贪。

(0)

迎仙引

羽人窟宅压沧溟,昆崙阆风天墉城。

紫兰绛节跨彩凤,殷勤传命邀同盟。

七月七日凉秋霁,千官锵佩森幢卫。

王母云车九色龙,上元霜袍三角髻。

刘彻屏息迎两仙,兜香涂门高馥天。

星裳黼衮自酬酢,方朔窥窗不敢前。

金浆玉醴濯凡腹,红颗绚饤蟠桃熟。

宴酣乐奏瑶池音,琅璈子登笛双成。

乞怜请药承华殿,教戒丁宁先自反。

三尸欲脱毋淫乱,五性尽舍更勤俭。

各出数语针膏肓,此是长生度世方。

彻心未悟益猖狂,万八千里周遐荒。

少翁栾大诛相继,海上何日无方士。

五柞宫中梦断时,铜盘玉露胡为不起死。

(0)

小梅花二首·其一将进酒

城下路。凄风露。今人犁田昔人墓。岸头沙。带蒹葭。

漫漫昔时,流水今人家。黄埃赤日长安道。

倦客无浆马无草。开涵关。闭涵关。

千古如何,不见一人閒。

(0)

木兰花/玉楼春

朝来著眼沙头认。五两竿摇风色顺。

佳期学取弄潮儿,人纵无情潮有信。

纷纷花雨红成阵。冷酒青梅寒食近。

漫将江水比闲愁,水尽江头愁不尽。

(0)

促织·其一

一点光分草际萤,缲车未了纬车鸣。

催科知要先期办,风露饥肠织到明。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