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芳华(fāng huá)的意思:指年轻时光、青春年华。
高唐(gāo táng)的意思:形容言辞或行为高傲、不切实际,过于华丽或夸张。
窥墙(kuī qiáng)的意思:偷窥他人的隐私或行为。
里许(lǐ xǔ)的意思:指事物的内部距离或范围。
洛水(luò shuǐ)的意思:洛水是指洛阳的河流,引申为洛阳的风景和文化。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美丽的风景或富有文化底蕴的地方。
暮雨(mù yǔ)的意思:指在傍晚或黄昏时下的雨。也用来比喻最后的希望或最后的机会。
微波(wēi bō)的意思:微波是由“微”和“波”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泛指微小的波动或变化。
无生(wú shēng)的意思:指没有出生或没有生命,也可指没有生活情趣或没有生气。
有无(yǒu wú)的意思:指有与无,存在与不存在的对立关系。
雨云(yǔ yún)的意思:形容暗淡的云层,预示着雨水的到来。
只有(zhǐ yǒu)的意思:表示仅仅、唯一、只有
中衣(zhōng yī)的意思:指内衣,穿在里面的衣物。
自寤(zì wù)的意思:自己醒悟,不再沉迷于错误的想法或行为。
- 翻译
- 我在三年里居住在乡间,邻居在东边,隔着层层院墙遥望。
只因一件中衣用了双层白绢缝制,期待着能有如沧海桑田般的深情厚谊。
傍晚时分高唐上空乌云涌现,洛水微波荡漾,你我之间似乎无法相通。
在这世间唯有死寂能赠予我,青春的繁华只能独自在春风中醒来。
- 注释
- 臣里:乡村。
许:大约。
度度:频繁地。
窥墙:偷看。
隔几重:隔着几重墙。
中衣:内衣。
双绢白:双层白绢。
沧海一桑:比喻世事变迁。
红:深情。
高唐:古代传说中的地方。
暮雨:傍晚的雨。
云初出:乌云刚刚升起。
佩:指心念或信物。
岂通:怎能相通。
无生:死寂。
赠我:赠予我。
芳华:青春。
虚自:独自。
寤春风:在春风中醒来。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黄节所作,名为《无题和张孟劬韵》。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句“三年臣里许邻东”,以三年为时间跨度,暗示了与友人分离已久,且相隔不远,但因种种原因未能相见。“度度窥墙隔几重”描绘了诗人对友人居处的想象,通过墙垣的层层阻隔,表达了思念之深。
“徒结中衣双绢白,可期沧海一桑红”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中衣的洁白象征着友情的纯洁,而沧海桑田的变化则寓意世事变迁,暗示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相聚的期待。
“高唐暮雨云初出,洛水微波佩岂通”借景抒情,高唐的暮雨和洛水的微波,既是自然景象,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写照,表达了难以逾越的时空阻隔和对心声传递的疑问。
最后,“只有无生能赠我,芳华虚自寤春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怀念,认为唯有无尽的思念能跨越生死,而美好的春光也只能在梦中与友人共享,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感伤的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含蓄,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性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踏莎行.季萍妹归桐川后,别已五年,今秋始得聚首,甫及两月又将遄返,作此送之
看瘦黄花,吟凋红叶。雁行联序深秋节。
未能谈尽五年心,无端又作销魂别。
越水苍茫,吴山青叠。相思两地情难遏。
扁舟今夜泊江干,一声渔笛和愁咽。
满江红.壬寅春暮,王述庵先生偕同人展禊檀园,分韵嘱赋,得九字
宾主风流,占尽了、山川英秀。
携屐处、苔痕重印,春韶依旧。
花片红飞莺语滑,柳丝碧蘸波纹皱。
算前期、禊饮未成旬,才过九。寻异境,闲仙绶。
临曲岸,联吟袖。更才飞鸿藻,晶盘珠走。
益友同盟三径竹,深情那厌千樽酒。
羡兰亭、佳话古来传,今还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