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镜词》
《古镜词》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古风

我有一面镜,新磨似秋月

上唯金膏香下状骊龙窟。

等闲不欲开,丑者多不悦。

或问千年轩辕手中物。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等闲(děng xián)的意思:平常、平凡、无所事事

膏香(gāo xiāng)的意思:形容人或物香气浓郁,令人陶醉。

或问(huò wèn)的意思:或者问询,表示不确定或有疑问。

金膏(jīn gāo)的意思:指珍贵的药膏,比喻宝贵的医药或宝贵的东西。

骊龙(lí lóng)的意思:形容马的姿态优美,也用来形容人的风采出众。

龙窟(lóng kū)的意思:指危险的地方或险恶的环境。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秋月(qiū yuè)的意思:指秋天的月亮,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下状(xià zhuàng)的意思:指降低自己的身份、地位或权力,向上级表示谦逊。

轩辕(xuān yuán)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的神话人物轩辕黄帝,也用来形容高尚的品质和崇高的地位。

一面(yī miàn)的意思:表示两个或多个相对的事物或观点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出现或发生。

注释
镜:镜子。
新磨:刚打磨。
秋月:秋天的明月。
金膏:金色的油脂。
骊龙窟:骊龙的洞穴(比喻华丽的装饰)。
等闲:轻易。
丑者:丑陋的人。
几千年:几千年的历史。
轩辕:古代传说中的黄帝。
手中物:手中的遗物。
翻译
我有一面镜子,它刚打磨得如同秋天的明月。
镜子表面覆盖着金色的油脂,下方仿佛骊龙的洞穴形状。
通常我不轻易打开它,因为怕丑陋的人看了会不高兴。
有人询问这镜子的历史,说是轩辕皇帝时代的遗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古老镜子之美的诗篇,通过对比和想象,将镜子的光洁与秋月相提并论,显示了镜面的明净如同夜空中皎洁的满月。上面涂抹着香膏,下方则有龙形图案,显得神秘而庄严。

诗人表达了一种独享之美,不愿轻易展示给他人,因为不被理解和欣赏总是让人感到不快。最后一句“或问几千年,轩辕手中物”则是一种历史的联想,将这面镜子与传说中的轩辕黄帝时代联系起来,使得镜子的古老和神秘感更为强烈。

整首诗通过对镜子的描写,不仅展现了作者对美的独特感受,还透露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历史情怀。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枕上闻雪复作,方以为喜,起岩再示新诗,复

三白何忧稼穑艰,天於玉粒未吾悭。
不知夜色明空外,但觉朝寒到梦间。
谁子骑驴吟灞上,何人跋马客蓝关。
争如睡熟蒲团上,静听饥鸦啄屋山。

(0)

知府秘书遣帐下持新诗追路赠行,辄次韵寄上

冷云去仍来,冻雨落还歇。
平明一篙涨,珍重送船发。
端成南溪泛,宁复东堂谒。
何时公三日,请泽看山笏。
恩勤一未报,终古铭肌骨。
幡幡迹虽远,耿耿心不没。
门阑如水波,永印此孤月。

(0)

至昌为具赏东轩千叶梅,然梅尚未开

玉叶重英意已芽,新移竹外小横斜。
东斋何似春工晚,铁树已花梅未花。

(0)

知郡安抚,以立春日揭所书新安郡,榜南楼之

碧瓦朱甍上牛斗,妙墨新题森锁钮。
使君笔力挽春来,一夜飞花暗梅柳。
南山与楼相对高,向来千载争雄豪。
八分三字一弹压,众峰戢戢如儿曹。
人间盛事天不隔,急催此雪成三白。
未论千古福邦人,先卜明年满冈麦。
东风酒面吹凝酥,不辞醉倒归相扶。
短歌万一传乐府,湛辈亦与公名俱。

(0)

种竹叹。向在成都,种竹满西园,偶苦寒疾朅

宣华种万竿,寒疾适相值。
玉麟种千竿,偶复须药饵。
僮奴狃今昨,竞道竹相祟。
如将圣作狂,似以儒为戏。
此君来声冤,林神亦短气。
我梦不平鸣,霍然推枕起。
明当还石湖,胜种千亩地。
未论比封君,且用执谗喙。

(0)

仲行再示新句,复次韵述怀

神仙懒学古浮丘,祖意慵参老赵州。
四壁尘埃心似水,一生风露鬓先秋。
病衰谨谢吴中客,技拙甘同楚国优。
斥鷃蓬蒿元自足,世间何必卧高楼%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