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僧还杭州》
《赠僧还杭州》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遍游雁荡与天台,少室灵岩五台

自是此身无系著,信于何处如来

高閒作字元非幻,灵彻题诗漫倚才。

惭愧韩公长扰扰穷年学道只空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惭愧(cán kuì)的意思:对自己的过失或缺点感到羞愧和内疚。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灵岩(líng yán)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有非凡的才能和智慧。

穷年(qióng nián)的意思:形容日子过得非常贫困或困苦。

扰扰(rǎo rǎo)的意思:指连连扰乱、打扰。

如来(rú lái)的意思:佛教中指佛陀,也可用来形容某人具备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特质。

题诗(tí shī)的意思:指为某人或某事写诗。

天台(tiān tāi)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或地位高而危险,随时可能倾覆。

五台(wǔ tái)的意思:五座高台,指五个重要的地方。

学道(xué dào)的意思:学习道德修养和道德准则。

与天(yǔ tiān)的意思:与天指与天地自然相通、与天和谐共处。

于何(yú hé)的意思:用于疑问句中,表示询问原因、目的、理由等。

自是(zì shì)的意思:自然是如此,毫无疑问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鏊所作,名为《赠僧还杭州》。诗中描绘了诗人对佛教圣地遍访的历程,表达了对佛法的深刻体悟和对僧侣生活的向往。首联“遍游雁荡与天台,少室灵岩到五台”以列举佛教名山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对佛教圣地的广泛探索。接着,“自是此身无系著,信于何处见如来”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与世界的超脱理解,认为真正的自我并不受外在事物的束缚,而是在任何地方都能见到佛祖的真谛。

颔联“高閒作字元非幻,灵彻题诗漫倚才”则通过对比高閒的书法和灵彻的诗歌创作,暗示了艺术创作并非虚幻,而是源自内心的真挚情感和才华。尾联“惭愧韩公长扰扰,穷年学道只空回”则以韩公为例,表达了对长期追求学问却未能达到理想境界的自我反省和谦逊态度,同时也对僧侣能够坚守信仰,最终实现精神上的解脱表示了敬意和羡慕。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也体现了其对艺术与修行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郭山人六绝句·其四瓢

偶从清颍得,乞食焦山僧。

一饱便无事,却挂焦山藤。

(0)

潍亭逢王子作二绝·其一

汝从秣陵来,还向秣陵去。

惆怅不忍离,邻鸡酒中曙。

(0)

吴江舟中送子与一绝得溪字

宝带桥头水,曾通罨画溪。

只愁归路远,迟日未应西。

(0)

题画·其三

爱此山中居,清阴满萝薜。

饱饭无所为,石上坐秋色。

(0)

信笔为杂体三首·其三

江雨难周高下田,江风未便往来船。

西舍次男仍遣戍,东邻中妇复调弦。

白衣居士眼无恙,造物小儿心可怜。

祇应点检床头酒,齐物庄生第一篇。

(0)

咏物体六十六首·其三十七菖蒲

曾闻异种饶嵩岳,又见枢精应玉衡。

老去乾坤专一室,少来泉石便同盟。

仙人数节真堪饵,怨妇怜花枉得名。

欲向韩终为弟子,还丹未拟付谁成。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