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閒作字元非幻,灵彻题诗漫倚才。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惭愧(cán kuì)的意思:对自己的过失或缺点感到羞愧和内疚。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灵岩(líng yán)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有非凡的才能和智慧。
穷年(qióng nián)的意思:形容日子过得非常贫困或困苦。
扰扰(rǎo rǎo)的意思:指连连扰乱、打扰。
如来(rú lái)的意思:佛教中指佛陀,也可用来形容某人具备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特质。
题诗(tí shī)的意思:指为某人或某事写诗。
天台(tiān tāi)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或地位高而危险,随时可能倾覆。
五台(wǔ tái)的意思:五座高台,指五个重要的地方。
学道(xué dào)的意思:学习道德修养和道德准则。
与天(yǔ tiān)的意思:与天指与天地自然相通、与天和谐共处。
于何(yú hé)的意思:用于疑问句中,表示询问原因、目的、理由等。
自是(zì shì)的意思:自然是如此,毫无疑问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鏊所作,名为《赠僧还杭州》。诗中描绘了诗人对佛教圣地遍访的历程,表达了对佛法的深刻体悟和对僧侣生活的向往。首联“遍游雁荡与天台,少室灵岩到五台”以列举佛教名山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对佛教圣地的广泛探索。接着,“自是此身无系著,信于何处见如来”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与世界的超脱理解,认为真正的自我并不受外在事物的束缚,而是在任何地方都能见到佛祖的真谛。
颔联“高閒作字元非幻,灵彻题诗漫倚才”则通过对比高閒的书法和灵彻的诗歌创作,暗示了艺术创作并非虚幻,而是源自内心的真挚情感和才华。尾联“惭愧韩公长扰扰,穷年学道只空回”则以韩公为例,表达了对长期追求学问却未能达到理想境界的自我反省和谦逊态度,同时也对僧侣能够坚守信仰,最终实现精神上的解脱表示了敬意和羡慕。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也体现了其对艺术与修行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