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门双鹤睡,照佛一灯悬。
暝色生萝径,飞来绝壑烟。
这首《夜坐》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孤寂的画面。诗人徐熥在空荡的居室中独坐,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寒意和孤独。通过“空斋寒似水”一句,将室内环境的清冷与水的冰冷相比较,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孤寂感。
接着,“独坐倍凄然”直接点明了诗人此时的心境,一个“倍”字强调了孤独感的加深。接下来的两句“叶响林间雨,风声竹杪泉”,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声音赋予情感色彩,雨落在树叶上的声音仿佛是林间的细雨,风吹过竹梢的声音则像是泉水的流淌,这些自然界的声响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应门双鹤睡”一句,描绘了屋外的两只仙鹤在门边熟睡的场景,这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照佛一灯悬”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信仰与追求,一盏佛前的灯火,既照亮了黑暗,也温暖了心灵。
最后,“暝色生萝径,飞来绝壑烟”描绘了夜幕降临,山林间弥漫着一层薄雾,仿佛是从深谷中飘来的烟雾,这样的景象既神秘又幽静,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形成了微妙的对比,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
整体来看,《夜坐》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处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感悟,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孤独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