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方(bǎi fāng)的意思:各种方法、途径、办法。
参差(cēn cī)的意思:形容不齐整、不齐全的样子。
出参(chū cān)的意思:指被请出来参与讨论或会议的人。
方袍(fāng páo)的意思:指正直、廉洁的品德。
豪族(háo zú)的意思:指豪门世家、富贵人家。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居人(jū rén)的意思:指人们在某个地方居住、生活。
旧址(jiù zhǐ)的意思:指过去的住所或场所。
磷磷(lín lín)的意思:形容光亮、闪烁的样子。
漫灭(màn miè)的意思:全面毁灭,彻底消失
青松(qīng sōng)的意思:指品质高尚、坚定不移的人或事物。
滩头(tān tóu)的意思:滩头是指河滩或海滩的前端。在成语中,滩头常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起点或是某个事情的开端。
五百(wǔ bǎi)的意思:指数量较大,形容数量众多。
无行(wú xíng)的意思:没有行动力或无所作为。
溪水(xī shuǐ)的意思:指小溪流水,比喻事物的起初或基础。
行径(xíng jì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行动、举止和品德。
原田(yuán tián)的意思:指田地原本的状态,比喻事物最初的样子或本来的面貌。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建封寺遗址的荒凉与变迁,诗人以“青松”开篇,象征着历史的坚韧与不屈。接着,“信棹滩头问古津”,展现了诗人探寻古迹的决心和对过往的追忆。然而,随着“旧址久成豪族冢,原田半入俗居人”的描述,昔日的辉煌已化为尘土,被世俗所取代,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感慨。
“坡斜漫灭无行径,竹出参差多著尘”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遗址的荒芜景象,斜坡上的小路早已消失,竹林间弥漫着岁月的尘埃,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遗忘。最后,“五百方袍何处去,清溪水涸石磷磷”则表达了对过去僧侣生活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无奈,清溪干涸,石头裸露,一切都显得那么苍凉而寂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过往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李尉解任归庐陵
官冷馀才晦,涂清得代还。
维舟纷扰外,行酒别离间。
水落蛟鼋伏,沙空雁鹜閒。
归欤风味好,天末辨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