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卓迪山水二幅·其二》
《题卓迪山水二幅·其二》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青山草庐下,萧散绝纤尘

曳杖彼谁子,知皆尘俗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草庐(cǎo lú)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屋,比喻简陋的住所或生活环境。

尘俗(chén sú)的意思:指世俗纷扰、繁琐的事物或生活。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散绝(sàn jué)的意思:消散、消逝、绝迹。

山草(shān cǎo)的意思:指山中的草木,比喻人品或事物的质量。

谁子(shuí zǐ)的意思:指对自己的身份、地位或成就感到自负自满,看不起别人。

俗人(sú rén)的意思:指平凡庸俗的人,没有见识和修养的人。

纤尘(xiān chén)的意思:纤尘指非常细小的尘土,也用来形容非常微小的事物。

萧散(xiāo sàn)的意思:形容人们的生活或行为松散、不规律,没有秩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山居图景。首句“青山草庐下”,以“青山”点明了环境的自然与壮丽,“草庐”则暗示了居住者的简朴与超然。接着“萧散绝纤尘”一句,通过“萧散”二字,展现了居住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而“绝纤尘”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静与远离世俗的纷扰。

“曳杖彼谁子,知皆尘俗人。”这一句运用了反问的手法,似乎在询问那些行走于山间、手持竹杖的人是谁?他们是否也如这草庐中的居住者一般,远离尘世的喧嚣,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通过这一问,诗人巧妙地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反思融合在一起,引发读者对于隐逸生活与世俗人生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状态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送甘钦采太守惠州

同荐天衢已十龄,就中离合似风萍。

秋曹又改郎官绶,炎海新传刺史名。

眼底波光涵帝泽,耳边言语间莺声。

坡仙遗爱今应在,长忆金盘落月倾。

(0)

禁中春雪

急柝疏钟促曙光,玉娥飞舞迓东皇。

寒欺御柳旋成幻,色衬宫梅欲堕香。

万片袅烟迷太液,一时随辇赴昭阳。

郊原已兆丰登候,猎骑犹闻献白狼。

(0)

和侯景德舟中偶成·其四

一声孤雁鸣高秋,无人为吾秉烛游。

捣衣隔江声袅袅,沽酒入市云浮浮。

周业方隆丹凤集,圣谟何在碧川流。

兴来最爱天心月,一掬光芒遍九州。

(0)

和侯景德舟中偶成·其一

天戈挥霍霁清秋,快我长帆万里游。

慝气尽随霜气殄,瑞光高并日光浮。

室家再合收残泪,禾黍新炊汲浊流。

纪述未须濡栗尾,欢声今已动神州。

(0)

坐槐阴偶书

人事推迁可奈何,纷纷蝼蚁上南柯。

功名频看匣中镜,岁月真如机上梭。

蜀魄有怀终陨血,寒鸦无力欲填河。

坐深庭院浑忘倦,凉露沾衣感慨多。

(0)

夜坐次从学韵·其一

寸丹不外照,返观祇自明。

江山如有约,天地合同情。

静久真源见,思微俗虑平。

寥寥谁会此,斜月下残更。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