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骢马(cōng mǎ)的意思:指一匹骑乘的好马。
发愿(fā yuàn)的意思:表示表达心愿或祈求。
飞矢(fēi shǐ)的意思:形容速度极快,迅猛如箭。
河西(hé xī)的意思:指相隔很远,相距甚远。形容人或事物之间的距离很远,难以联系或接触。
截发(jié fà)的意思:剪断头发,比喻剪除祸根,消灭祸患。
津亭(jīn tíng)的意思:指渡口的亭子,比喻帮助人渡过困难或解决问题的地方。
路人(lù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无关的人,泛指陌生人。
蛮毡(mán zhān)的意思:指粗糙、简陋的毡子。
猛士(měng shì)的意思:指勇猛的士兵或英雄人物。
凭轼(píng shì)的意思:凭借着车轮的支撑,倚靠在车辕上。比喻依靠或倚赖某种条件或便利。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西方(xī fāng)的意思:指地理方向上的西面,也可以引申为指西方国家或文化。
寓目(yù mù)的意思:指景色美丽、壮丽,令人赞叹和陶醉。
- 注释
- 河西:指黄河以西地区,常用来泛指中国的西部。
猛士:勇敢的战士。
津亭:渡口边的亭子,供行人休息。
阅过船:观看过往的船只。
路人:过路的人,行人。
骢马:青白色的马,这里代指勇士的坐骑。
铁槊:古代的一种长柄武器,类似于长矛。
大如椽:形容铁槊非常粗大,像房屋的大梁(椽)一样。
西方:此指国家的西部边疆。
截发:割断头发,古时表示誓死的决心。
万骑先:在万人的骑兵队列之前,形容冲锋在前的英勇。
凭轼:依靠在车前的横木上,轼是古代车辆前部的横木。
寓目:观看,注视。
飞矢:飞射出去的箭。
蛮毡:古代对少数民族地区所产毛毡的称呼,这里代指敌方。
- 翻译
- 河西的勇猛战士无人赏识,黄昏时在渡口亭中看船只过往。
行人们只觉得你的青丝马瘦弱,却不知道你手中铁枪粗壮如屋梁。
你说西部边疆许久没有战事,情愿剪断头发率先冲锋在万马之前。
我将倚靠车前扶手观看,看你飞射的箭矢落在敌人的毛毡上。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所作,名为《江边词》。诗中描绘了一位河西猛士的英姿飒爽,虽然不为人识,却有着深厚的武功和战意。"日暮津亭阅过船"表现了诗人对这位勇士的观察,发现其骏马瘦弱,但实际上他的铁槊坚固如同椽木。这位河西猛士因感叹西方久未发生战争,便发誓愿作先锋,率领万骑。"截发愿作万骑先"表达了他渴望战场的勇武之心和壮志。
苏轼在诗中通过对话的形式,表达了自己作为观者的期待,希望能凭借高处以目睹其英姿,并且看他射箭如飞,箭矢集于蛮毡之上。这不仅展示了河西猛士的武艺,更透露出苏轼对英雄豪杰的赞赏和向往。
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辽阔,通过对这位河西猛士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英勇、力量和战争美学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北宋时期社会对于武力与英雄崇拜的一种文化心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台城路.辽后洗妆楼
东楼春色天边落,来时白蘋风作。
凤辇曾留,瑶台乍起,妆点远山眉角。宫蝉绰约。
想欲动晨光,未垂帘箔。
炫转荧煌,明星一一带池阁。
兴亡几番过眼,听游人指说,斜照城脚。
窣堵波高,雨淋铃急,坏磴莓墙萧索。
惊飙振箨,是曲里琵琶,白翎哀雀。
只有长河,潺湲声似昨。
水龙吟.白莲
平湖烟水微茫,个人彷佛横塘住。
碧云乍起,羽衣初试,靓妆楚楚。
露下三更,月明千里,悄无寻处。
想芦花苹叶,冥濛一色,迷玉井、峰头路。
莫是苎萝未嫁,曳明珰、若耶归去。
游仙梦杳,瑶天笙鹤,凌波微步。
宿鹭飞来,依稀难认,风吹一缕。
泛木兰舟小,轻绡掩映,问谁家女。
满江红.和锡鬯吴大帝庙下作
遗庙江东,旧日是、紫髯天下。
英魂在、灵风梦雨,卷旗飘瓦。
师子雄才原足惜,孝廉妩媚还能霸。
笑周郎、帷幄虑偏长,忘中夏。羞铜雀,东风借。
军衣白,艨艟驾。彼孙刘之睦,姻盟何假。
自惜江山吴子国,于今父老新丰社。
听石头、战鼓似寒潮,空城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