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㔶十五章·其十》
《哭㔶十五章·其十》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从人莲花,手持双白羽

莲花不可见,莲子心独苦。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羽(bái yǔ)的意思:白色的羽毛,喻指清白无辜、纯洁无暇的品质。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从人(cóng rén)的意思:遵循众人的意见或行动,没有独立思考和主见。

可见(kě jiàn)的意思:明显可见,可以看到或察觉到

莲子(lián zǐ)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的品质高尚纯洁,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莲花(lián huā)的意思:比喻人的品质高尚,如莲花一般纯洁无瑕。

注释
从人:别人。
索:索要。
莲花:象征纯洁或高雅。
持:拿着。
双白羽:两只白色的羽毛,可能象征纯洁或装饰。
不可见:看不见。
莲子:莲花的种子,常用来比喻内心。
心:指人的内心。
独苦:独自承受苦楚。
翻译
有人向我要莲花,手中握着两只白色的羽毛。
虽然看不见莲花,但莲子的心却饱含苦涩。
鉴赏

这首诗名为《哭㔶十五章(其十)》,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虽然题目中提到了"哭"字,但这首诗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悲伤挽歌,而是以莲花为象征,寄托了作者的情感。

"从人索莲花,手持双白羽",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画面,有人向辛弃疾索要莲花,而他手中却只有白色的羽毛,暗示了现实中的某种失落或无法满足的期待。莲花在这里可能象征着纯洁或理想,而白羽则可能是无力实现的承诺或象征着空虚。

"莲花不可见,莲子心独苦",莲花虽美,但现实中并未如愿呈现,这使得词人心中的苦涩更加深重。莲花的不见,可能是对美好事物遥不可及的感慨,也可能是对个人境遇或理想的隐喻,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莲花这一意象,寓言式地表达了辛弃疾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落差的深刻感受,以及他对人生无常和理想难以实现的沉痛之情。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晚春四首·其四

荒畦零乱满芜菁,春事收功欲老成。

鹊噪鸠鸣莫无赖,晓枝千啭有雏莺。

(0)

赐王钦若除太子太保判杭州十韵

早自外朝登近侍,克符昌运振嘉名。

一参黄阁推良画,再陟鸿枢显至荣。

该博古今堂献纳,勤劳夙夜每专精。

石渠撰述多文备,日观封崇大礼成。

宰府调元心匪懈,真宫兼职望弥清。

龙楼进秩恩尤异,熊轼为藩任不轻。

二浙奥区期惠化,三吴佳致悦高情。

重重山水舟中见,处处壶浆陌上迎。

既肃迩遐安外域,更分宵旰抚黎氓。

予衷侧席方毗倚,伫有甘棠播颂声。

(0)

水调歌头·其二题烟雨楼

有客抱幽独,高立万人头。

东湖千顷烟雨,占断几春秋。

自有茂林修竹,不用买花沽酒,此乐若为酬。

秋到天空阔,浩气与云浮。叹吾曹,缘五斗,尚迟留。

练江亭下,长忆闲了钓鱼舟。

矧更飘摇身世,又更奔腾岁月,辛苦复何求。

咫尺桃源隔,他日拟重游。

(0)

浣溪沙·其五

门隔花深旧梦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东风临夜冷于秋。

(0)

鹧鸪天·其三叔怀尝梦飞仙,为之赋此。归日以呈茂献待郎,当发一笑

脱却儒冠著羽衣。青山绿水浩然归。

看成鼎内真龙虎,管甚人间闲是非。

生羽翼,上烟霏。回头祗见冢累累。

未寻跨凤吹箫侣,且伴孤云独鹤飞。

(0)

越问·其四竹箭

维苗山之竹箭兮,禀劲气于乾坤。

实东南之美材兮,声价等乎瑶琨。

良工相夫阴阳兮,加利镞以为矢。

习国人于射渎兮,震电激而星奔。

挟之以六千之君子兮,从之以八千之子弟。

可以偿方张之阖闾兮,走善射之楼烦。

彼群仙之会聚兮,亦以射而为乐。

登石室之射堂兮,射东峰而的白。

丁令威为拾箭兮,山上下以求索。

获遗镞于樵夫兮,偿以樵风之南北。

客曰异哉斯事兮,诚振古之怪奇。

然越人之弯弓兮,则谈笑而道之。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