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独自(dú zì)的意思:单独、孤独地。
高吟(gāo yín)的意思:高声吟诵诗文。
汉畤(hàn zhì)的意思:指人才辈出、人杰地灵的地方。
九州(jiǔ zhōu)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九个行政区域,也泛指全国。
楼阁(lóu gé)的意思:指高大华丽的建筑物,也比喻高层次、高档次的文化事业。
秦封(qín fēng)的意思:指人们因为恐惧而不敢说话或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观(sān guā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三观良好表示一个人的价值观念正确,世界观宽广,人生观积极向上。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深秋(shēn qiū)的意思:指秋季深入,表示时间已经进入秋季的深处。
殊方(shū fāng)的意思:特殊的方法或途径
天清(tiān qīng)的意思:指天气晴朗、天空明朗。
往事(wǎng shì)的意思: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野旷(yě kuàng)的意思:形容荒凉、广阔的原野或山野。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忧国(yōu guó)的意思:忧国是指为国家的兴旺和民众的福祉而忧虑担心。
重九(chóng jiǔ)的意思:指重阳节。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祜所作的《九日登泰山》。诗中描绘了诗人于重阳佳节登临泰山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其对国家与亲情的深切忧虑。
首联“殊方此日逢重九,绝岳高吟散远愁”开篇即点明时令与地点,诗人身处异乡却恰逢重阳佳节,于泰山之巅高声吟唱,以抒发心中的愁绪。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殊方”与“重九”的结合,既突出了节日的欢乐气氛,又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颔联“汉畤秦封空往事,紫萸黄菊自深秋”转而抒发历史感慨。诗人将目光投向历史,汉畤秦封虽已成过往,但紫萸黄菊依旧在深秋时节盛开,象征着自然的永恒与历史的变迁。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遗迹的对比,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人事更迭的感慨。
颈联“天清楼阁明三观,野旷山河辨九州”进一步描绘了泰山之上的壮丽景色。天空清澈,楼阁明亮,三观(泰山、黄河、东海)尽收眼底,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同时,诗人也借由广阔的视野,表达了对国家疆域的自豪感。
尾联“独自怀亲忧国意,白云沧海共悠悠”收束全诗,诗人独处泰山之巅,心中既有对亲人的思念,也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一联以“白云沧海”为喻,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思绪的广阔与深远,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泰山之景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家国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特有的情怀与风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