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月十二日同诸公看月水轩》
《八月十二日同诸公看月水轩》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扫却层云去,无尘可翳空。

凿窗临水上,引月到亭中。

入座鸥凫气,吹衣荇藻风。

开尊白首,宁不借脂红。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首(bái shǒu)的意思:指头发变白,代表年老。形容忧虑、思念等情感所累积的结果。

半白(bàn bái)的意思:指事情没有完全做好,留下了一部分问题或瑕疵。

不借(bù jiè)的意思:拒绝借出或借用

层云(céng yún)的意思:形容云层密集、层次分明的样子。

开尊(kāi zūn)的意思:指开创、创立,也可表示破除陈规,革新创造。

入座(rù zuò)的意思:指坐下来,就座。

水上(shuǐ shàng)的意思:比喻在困境中艰难地维持生计。

无尘(wú chén)的意思:没有灰尘,指清洁整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袁宏道在八月十二日与诸公一同观赏月色于水轩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的融合。

首联“扫却层云去,无尘可翳空”,以“扫却”二字生动地描绘出云层被清除的景象,营造出一片清朗明净的天空,寓意心灵的纯净与豁达。接着“无尘可翳空”则进一步强调了视野的开阔与心境的清明,为后续的景物描写奠定了基础。

颔联“凿窗临水上,引月到亭中”,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窗户比作人的双眼,直接“临水”而立,仿佛能直接触摸到水面,又巧妙地将月亮引入亭中,创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独特审美情趣。

颈联“入座鸥凫气,吹衣荇藻风”,通过“入座”二字,将读者带入到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之中。鸥鹭悠闲自得,仿佛与人共享这份宁静,而轻风吹拂着衣裳,带来水中植物的清新气息,营造出一种淡雅而悠远的氛围。

尾联“开尊半白首,宁不借脂红”,以饮酒为喻,表达了诗人虽已年迈(“半白首”),但依然能够享受生活,欣赏美酒佳肴(“借脂红”可能指美酒或美食),展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宁不”一词,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即使在岁月的沉淀中,也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激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夜水边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态度的积极表达,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劝君

劝君莫折杨柳枝,枝无根本任风吹。

劝君莫爱水中萍,萍随流水何时停。

莫爱春风山上草,才到秋风便吹了。

更有篱边红槿花,朝来锦绣暮泥洼。

不似茅庵水上家,碧芦门径白汀沙。

两眼仅分鸥与鸦,口无巧语心无邪。

不但无邪兼寡欲,钓得一鱼心便足。

渔衣便是岸头莎,钓竿自种篱边竹。

(0)

咏架上鹰

天边心胆架头身,欲拟飞腾未有因。

万里碧霄终一去,不知谁是解绦人。

(0)

赠邻女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0)

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幕

青帘白舫益州来,巫峡秋涛天地回。

石出倒听枫叶下,橹摇背指菊花开。

贪趋相府今晨发,恐失佳期后命催。

南极一星朝北斗,五云多处是三台。

(0)

杂曲歌辞.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0)

赠闾丘处士

贤人有素业,乃在沙塘陂。

竹影扫秋月,荷衣落古池。

闲读山海经,散帙卧遥帷。

且耽田家乐,遂旷林中期。

野酌劝芳酒,园蔬烹露葵。

如能树桃李,为我结茅茨。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