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开明见月,万壑静闻钟。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陪 卢 中 丞 闲 游 山 寺 唐 /皎 然 野 寺 出 人 境 ,舍 舟 登 远 峰 。林 开 明 见 月 ,万 壑 静 闻 钟 。拥 烛 明 山 翠 ,交 麾 动 水 容 。如 何 股 肱 守 ,尘 外 得 相 逢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尘外(ché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世纷扰的安静和宁静。
出人(chū rén)的意思:指出众、超群。形容某人的才华、能力或品德出众。
股肱(gǔ gōng)的意思:股肱是一个古代的成语,意思是腿和臂膀,比喻亲密的朋友或亲人,也指得力的助手。
麾动(huī dòng)的意思:指旗帜挥动,引起动荡,形容局势动荡不安。
开明(kāi míng)的意思:指思想进步,心胸广阔,能够接受新观念和新事物。
明见(míng jiàn)的意思:清楚明了的见解和观点。
人境(rén jìng)的意思:指人类的社会环境,也可以指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山翠(shān cuì)的意思:形容山上的树木繁茂、郁郁葱葱。
水容(shuǐ róng)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气质像水一样清澈、纯净。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野寺(yě sì)的意思:指没有经过修缮、管理的庙宇或寺院。
烛明(zhú míng)的意思:形容非常明亮,照得非常亮堂。
- 注释
- 野寺:指偏远简陋的寺庙。
人境:人间、尘世。
舍舟:离开船,比喻放弃某种交通工具或方式。
远峰:远处的山峰。
林开:树林分开,视线变得开阔。
明见月:清晰地看见月亮。
万壑:形容众多的山谷。
静闻钟:在宁静中听到寺庙的钟声。
拥烛:手持烛火照明。
明山翠:使山色更显青翠明亮。
交麾:旌旗交错,这里可能指夜行时的灯火或队伍行进。
动水容:水面因光影而生动变化。
如何:为什么,怎么会。
股肱守:比喻忠心耿耿的臣子或重要助手,股肱指大腿和胳膊,人体的重要部分,喻为辅佐之重臣。
尘外:世俗之外,超脱尘世的地方。
相逢:相遇。
- 翻译
- 走出尘世的荒野寺庙,舍弃小船攀登遥远的山峰。
树林分开后明月映入眼帘,万道山谷在静谧中回响着钟声。
手持烛火照亮了青山的翠绿,旌旗交错水面泛起动人波纹。
为何能在世俗之外,与你这般的忠臣相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寺景象。开篇“野寺出人境,舍舟登远峰”两句,以动作引入场景,表明诗人离开了喧嚣的人群,乘船至一座远离尘世的山峰之上。这里的“野寺”指的是位于深山中的古老寺庙,而“舍舟”则显示了一种放下尘缘、向往清净生活的情怀。
接下来的“林开明见月,万壑静闻钟”两句,是对夜景的描绘。“林开”指树木稀疏,露出一线天光,而“明见月”则是说在这宁静的山林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夜空中的明月。紧接着,“万壑静闻钟”展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意境,万壑之间,只有寺庙钟声回荡,这种声音不仅是对耳朵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洗涤。
“拥烛明山翠,交麾动水容”两句,则是在描绘诗人与友人的相处情景。“拥烛”指的是在烛光之下,与“卢中丞”(诗中的陪伴)一同享受这宁静的夜晚。而“明山翠”则是对周围环境的赞美,表达了山色如翠玉般美丽。“交麾动水容”中,“交麾”可能指的是两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而“动水容”则是说他们的友情就像清澈的流水一样,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最后,“如何股肱守,尘外得相逢”两句,是诗人对这份难得的宁静生活和深厚友谊的一种自我反省与珍视。“如何”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在这样的环境中与朋友相守的不易和珍贵之感。而“股肱守”则是说要像守护手臂一样,珍惜这份难得的情谊。末句“尘外得相逢”,强调了在世俗纷扰之外,与友人相遇的幸运与美好。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寺夜景和诗人心境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宁静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燕歌
云鸿下雀罗,越客变燕歌。
燕歌声激烈,越客悲奈何。
长歌剑斫地,短歌发直竖。
朔风吹易水,四座俱陨泪。
少年羞睚眦,壮士重意气。
拔剑杀仇家,生死无顾忌。
猛虎欲攫人,不择愚与贤。
食胆中自知,岂避猛虎前。
出门远孤征,雄剑终夜鸣。
窜身脱芦下,亡命入幽并。
幽并多豪侠,结交踰平生。
杯酒接然诺,信义何分明。
白日高渐离,筑声怆以怦。
田光为君起,片语谋立成。
荆卿独忼慨,舞阳乃辅行。
上马报仇去,土花照青冥。
秦庭事一就,干载扬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