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僧字:僧人的书法。
永和碑:一块著名的古碑。
山阴:古代地名,这里指书写的地点。
落笔时:书写的时候。
想像:想象。
捧心:这里可能形容专注或深情的样子。
□□□:此处原文有空缺,可能是形容词或动作。
□间:之间。
话西施:谈论美女西施。
- 翻译
- 仔细观察永和碑上的僧人字迹,
谁能想象到在山阴写下这些字的时刻。
- 鉴赏
这首诗是《兰亭序》中的片段,由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诗中“细看僧字永和碑,谁见山阴落笔时。”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欣赏与想象,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作者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及对书法之美的深刻理解。诗人通过观察古代名僧永和的碑文,感慨于当年书写时的那一刻情景,不禁引发无限遐想。
“想像捧心□□□,□间几本话西施。”这两句则是对古人学问的向往与赞美。通过想象古人持竹简(古代书写材料)研读经典,谈论历史人物如西施的情形,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知识、文化和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热爱。
方回作为一位擅长书法、诗词并精通儒释道三教之学者,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更透露了他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感情及个人对于知识与美的执着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八月中浣同官会于尘外亭分韵得烟字
放步超阛阓,濯缨俯漪涟。
清风来徐徐,玉宇明娟娟。
平畴卷黄云,远浦凝寒烟。
横空六六峰,一一来当筵。
秋光助颜色,相对如高贤。
三峨眇遐思,彷佛窥其颠。
悠悠城南道,郁郁惠陵阡。
怀哉千载人,乔木今参天。
回头子云宅,池塘亦依然。
奈何傍人门,不几丧我玄。
沿河西复西,草草屋数椽。
唐儒杜先生,向来此周旋。
食我西山英,饮我西涧泉。
吐出五色丝,无愧三百篇。
遂令浣溪上,草木皆光鲜。
我欲于其间,结茅近英躔。
尚论古之人,永谢区中缘。
鹪鹩翔蓬蒿,庶几避鹰鹯。
但欲一区宅,不用二顷田。
念昔怀此心,只今已十年。
平生百事拙,为计亦可怜。
家有万卷书,而囊无一钱。
登临每怅望,兴味徒拳拳。
珍重金石交,议论相磨研。
求寻鸥鹭盟,摆脱簿书缠。
风月为鼓吹,溪声为管弦。
茗饮间醴醪,藜羹杂豆笾。
谈谐各自适,洒落真神仙。
哦诗纪胜游,他年草堂编。
《八月中浣同官会于尘外亭分韵得烟字》【宋·度正】放步超阛阓,濯缨俯漪涟。清风来徐徐,玉宇明娟娟。平畴卷黄云,远浦凝寒烟。横空六六峰,一一来当筵。秋光助颜色,相对如高贤。三峨眇遐思,彷佛窥其颠。悠悠城南道,郁郁惠陵阡。怀哉千载人,乔木今参天。回头子云宅,池塘亦依然。奈何傍人门,不几丧我玄。沿河西复西,草草屋数椽。唐儒杜先生,向来此周旋。食我西山英,饮我西涧泉。吐出五色丝,无愧三百篇。遂令浣溪上,草木皆光鲜。我欲于其间,结茅近英躔。尚论古之人,永谢区中缘。鹪鹩翔蓬蒿,庶几避鹰鹯。但欲一区宅,不用二顷田。念昔怀此心,只今已十年。平生百事拙,为计亦可怜。家有万卷书,而囊无一钱。登临每怅望,兴味徒拳拳。珍重金石交,议论相磨研。求寻鸥鹭盟,摆脱簿书缠。风月为鼓吹,溪声为管弦。茗饮间醴醪,藜羹杂豆笾。谈谐各自适,洒落真神仙。哦诗纪胜游,他年草堂编。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3367c68c32d7eb0670.html
寄上张参政
姑苏台下梅花树,应为调羹故早开。
燕寝休誇香雾重,鸳行却望衮衣来。
前时甲第仍垂柳,今度沙堤已种槐。
应念无枝夜飞鹊,月寒风劲羽毛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