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人 柳 溪 宋 /郑 獬 三 月 二 十 七 ,春 丛 已 半 空 。细 草 著 露 作 团 绿 ,落 花 拥 溪 相 压 红 。南 北 游 人 归 未 归 ,日 斜 飞 絮 撩 东 风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空(bàn kōng)的意思:指没有根基、没有依托或没有实质内容的事物或情况。
北游(běi yóu)的意思:指人们向北方游历、寻求机会或发展。
春丛(chūn cóng)的意思:春天里的花丛,指春天花开的景象。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飞絮(fēi xù)的意思:指风吹动柳树或榆树时,树上的絮子像雪花一样飞舞的景象。比喻事物繁多、纷乱不堪。
落花(luò huā)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逝去或破灭,形容事物的悲凉或人的遭遇不幸。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十七(shí qī)的意思:指十七岁的年龄,也可以泛指年轻人。
细草(xì cǎo)的意思:细小而柔弱的草木,比喻弱小而不起眼的人或事物。
游人(yóu rén)的意思:指旅游者、游客;也可指四处游荡、流浪的人。
三月二(sān yuè èr)的意思:指春季三月二日,也可泛指春天的某一天。
- 翻译
- 三月二十七日,春天的花丛已经大半凋零。
细小的草叶上挂着露珠,形成一片翠绿;落花堆积在溪边,红色一片。
南北方向的游子们,你们是否已经回家?夕阳西下,柳絮随风飘扬。
- 注释
- 三月:农历三月。
春丛:春天的花丛。
半空:几乎凋零。
细草:细小的草。
著露:挂着露珠。
团绿:一片翠绿。
落花:凋落的花朵。
拥溪:堆积在溪边。
相压红:红色一片。
南北游人:来自南北的游子。
归未归:是否已经回家。
日斜:夕阳西下。
飞絮:柳絮。
撩东风:随风飘扬。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獬的《和人柳溪》,描绘了春天三月二十七日的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写出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春丛已半空"一句,表达了柳树花朵大半凋零,只剩稀疏的绿色。"细草著露作团绿,落花拥溪相压红"两句,通过描绘细草沾露如绿色团簇,落花飘零,堆积在溪水中形成一片红色的画面,生动展现了春色的消逝和生机的凋零。
"南北游人归未归"暗示了诗人对游子的思念,以及他们是否已经踏上归途的关切。最后一句"日斜飞絮撩东风"则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柳絮随风飘舞的场景,更增添了几分离别的感伤和时光流逝的惆怅。整首诗以景寓情,情感深沉,富有画面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哀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龙吟.梅
自来百卉千葩,算多有、异芬清绝。
此花独赋,天然标致,于中超越。
月脸妆匀,碧琼枝瘦,真仙风骨。
向严寒雪里,千林冻损,钟和气、先春发。
信是芳姿高洁。肯趋陪、游蜂戏蝶。
玉堂静处,竹梢斜亚,凝烟媚月。
一任严城上,单于奏、角声凄切。
待芳心结实,和羹鼎鼐,收功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