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陈使君二首·其二》
《送陈使君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庞老趋城少,严公出郭多。

难攀逸民传,堪举力田科

夙昔驺哄从今雀罗

若逢两狨橐,应问一渔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从今(cóng jīn)的意思:从今以后;从现在开始。

公出(gōng chū)的意思:指公务出差、外出办事。

举力(jǔ lì)的意思:指努力、努力奋发地做事。

力田(lì tián)的意思:指农民在田地上辛勤劳作,用力耕种的意思。也比喻人勤奋努力地工作。

雀罗(què luó)的意思:形容细密纷乱的花纹或装饰。

夙昔(sù xī)的意思:夙昔指从很早以前一直到现在的时间段,也指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田科(tián kē)的意思:田科指的是农田中的各种作物。

严公(yán gōng)的意思:指严厉公正的官员或上级领导。

逸民(yì mín)的意思:指追求自由自在、不拘束的生活方式的人。

渔蓑(yú suō)的意思:比喻做事不认真负责,敷衍了事。

驺哄(zōu hǒng)的意思:指骏马奔腾的声音,形容声势浩大、威风凛凛。

注释
庞老:指庞老先生,可能是一位有名望的人物。
趋城:进城。
少:较少。
严公:指严公,可能是位官员。
郭:城郭,外城。
多:较多。
逸民:隐居不仕的人。
传:传说。
堪:能够。
举:推荐。
力田科:农耕能手的选拔。
夙昔:往昔,从前。
烦驺哄:随从喧闹。
闭雀罗:门庭冷落,形容无人来访。
逢:遇见。
狨橐:贵人的车驾,这里比喻有权势的人。
渔蓑:渔夫的蓑衣,代表渔夫的生活。
翻译
庞老进城次数少,严公出城活动多。
难以追上隐逸之士的传说,适合被推荐参加农耕能手的选拔。
过去常有随从喧闹,今后门庭冷落无人问津。
如果遇到两位贵人,或许会询问我这渔夫的生活。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和友情的诗句,通过对比城市与乡村的不同,表现了诗人对于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庞老趋城少,严公出郭多”揭示了城里的人们忙碌而乡间则安逸,这里的“庞老”和“严公”很可能是虚构的人物,代表了不同社会阶层的生活状态。

第三句“难攀逸民传,堪举力田科”表达了诗人对于流传下来的逸民故事难以追随,但可以效仿那些勤劳耕作的农民。这里的“逸民传”指的是古代隐逸者的生活,而“力田科”则是指通过辛勤劳动来获得收获。

第四句“夙昔烦驺哄,从今闭雀罗”展示了诗人对于过去繁杂世事的反思,决定从此关闭心扉,如同关上鸟笼一般。这里的“夙昔”指的是过去,“驺哄”形容纷争和喧嚣,而“闭雀罗”则象征着与世隔绝。

最后两句“若逢两狨橐,应问一渔蓑”则是诗人对朋友的叮嘱,如果遇见田间劳作的人,就应该询问那位独自钓鱼者的衣物。这里的“两狨橐”可能指的是田间劳动者,“一渔蓑”则代表着远离尘世的隐逸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深厚的情感。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送张道者

新岁抱琴何处去,洛阳三十六峰西。

生来未识山人面,不得一听乌夜啼。

(0)

访鉴玄师侄

维摩青石讲初休,缘访亲宗到普州。

我有军持凭弟子,岳阳溪里汲寒流。

(0)

赠裴九侍御昌江草堂弹琴

朔风吹疏林,积雪在崖巘。

鸣琴草堂响,小涧清且浅。

沈吟东山意,欲去芳岁晚。

怅望黄绮心,白云若在眼。

(0)

送张侍御赴郴州别驾

佐郡人难料,分襟日复斜。

一帆随远水,百口过长沙。

明月江边夜,平陵梦里家。

王孙对芳草,愁思杳无涯。

(0)

津亭有怀

津亭一望乡,淮海晚茫茫。

草没栖洲鹭,天连映浦樯。

往来通楚越,旦暮易渔商。

惆怅缄书毕,何人向洛阳。

(0)

过三郊驿却寄杨评事时此子郭令公欲有表荐

冉冉青衫客,悠悠白发人。

乱山孤驿暮,长路百花新。

终岁行他县,全家望此身。

更思君去就,早晚问平津。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