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似随莺侣,归应却雁行。
《咏燕》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燕子的迁徙与生活习性,充满了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对社会环境的隐喻。
“来似随莺侣,归应却雁行。”这两句以燕子的迁徙行为为切入点,将燕子比作跟随黄莺的伴侣,又在归途中与大雁同行,形象地展现了燕子的季节性迁徙特点。黄莺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大雁则代表了秋天的回归,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巧妙地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循环联系起来。
“为问东邻社,何如王谢堂。”这两句则转向了对社会环境的思考。诗人以“东邻社”和“王谢堂”作为比喻,前者可能指的是普通人家的聚落,后者则是古代名门望族的象征。通过比较,诗人或许在探讨不同社会阶层的生活状态或价值观念。这里的“何如”,表达了对两者之间差异的疑问或感慨,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燕子的自然生态,还蕴含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关系的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瑶台第一层
万古销魂愁易老,三秋桂梦飘。
高寒绛阙,天空眇眇,海碧迢迢。
几番圆又缺,赚几番、玉瘁花蕉。
试回首、奈霓裳歌断,银汉墙高。应教。
庄严七宝,水精云母匠心雕。
山河小影,星辰昨夜,风露中宵。
上梁文早就,愿大千、遍满休凹。倚琼箫。
看素娥欲下,广袖纷招。
咏天坛梅花
名卉来南土,奇葩曜上方。
花迟疑避雪,叶早为迎阳。
灵液滋玄干,仙云拂素裳。
无言恒敛笑,不谢暗飘香。
夕伴芝房月,朝承菟苑霜。
飞窥玉女镜,舞扑羽人觞。
拟结千年实,先呈五出妆。
帝羹如可和,持此奉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