曩宵曾宿此,今夕值秋浓。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慈 恩 寺 上 座 院 唐 /贾 岛 未 委 衡 山 色 ,何 如 对 塔 峰 。曩 宵 曾 宿 此 ,今 夕 值 秋 浓 。羽 族 栖 烟 竹 ,寒 流 带 月 钟 。井 甘 源 起 异 ,泉 涌 渍 苔 封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带月(dài yuè)的意思:有月亮
寒流(hán liú)的意思:
[释义]
(1) (名)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洋流。
(2) (名)指寒潮。〈外〉日语。
[构成]
偏正式:寒(流
[例句]
寒流已过去。(作主语)
[反义]
暖流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衡山(héng shān)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道德修养很好。
今夕(jīn xī)的意思:今天晚上
泉涌(quán yǒng)的意思:形容水流迅猛,喻指事物蓬勃发展、势头强劲。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未委(wèi wěi)的意思:未经批准或委派。
烟竹(yān zhú)的意思:烟竹是指烟雾缭绕的竹子,比喻景色优美,宜人宁静。
羽族(yǔ zú)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质和崇高志向的人群。
源起(yuán qǐ)的意思:指事物的起源或根源所在。
月钟(yuè zhōng)的意思:指月亮像钟一样高悬在天空中。
- 注释
- 委:完全、彻底。
塔峰:高耸入云的塔尖。
曩宵:昨晚。
值:正值、碰到。
羽族:鸟类的总称。
渍:浸湿、覆盖。
- 翻译
- 未曾真正欣赏衡山的景色,哪里比得上眼前的塔峰呢。
昨晚我曾在这里过夜,今夜秋意正浓烈。
众多飞鸟栖息在烟雾缭绕的竹林中,寒冷的流水伴随着月光下的钟声。
这口井的甘甜水源自奇特之处,泉水涌出,覆盖着青苔的封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秋夜景象,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情感,在静谧的环境中寻找灵魂的慰藉。
“未委衡山色,何如对塔峰。”开篇即以广阔的视野引入,"未委"意味着尚未完全展现,而"何如"则是一种质疑,似乎在询问这座塔峰如何。这里诗人通过对比,将自然景物与建筑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曩宵曾宿此,今夕值秋浓。”诗人的情感随即展现,他回忆起过往在此地的夜晚,而现在则是深秋,这里的"今夕"与"曩宵"相对,比喻时间的流转和个人经历的变化。
“羽族栖烟竹,寒流带月钟。”接下来的两句更为生动,“羽族”指代鸟类,栖息在烟雾缭绕的竹林之中,而"寒流"则是秋夜清冷的溪水声,与"带月"的钟声交织,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神秘的氛围。
“井甘源起异,泉涌渍苔封。”最后两句诗,通过对井水和泉水的描写,表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井甘"意味着井水甘甜,而"源起异"则指泉水的来源神秘且不同寻常;"泉涌"形容泉水的汩汩而出,而"渍苔封"则是对生长在石缝间苔藓的描绘,增添了一种时间的沉淀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古寺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静谧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力的深刻体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何学谕赴江西陈漕之招
篱边无菊可清尊,又见行人别我门。
随意一杯非畅饮,徒知九日欲何言。
寒烟淮塞干戈满,野路江村鸟雀喧。
滕阁迥临云雨上,好依英簜说丘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