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戏 题 斌 老 所 作 两 竹 梢 宋 /黄 庭 坚 老 竹 帖 妥 不 作 奇 ,嫩 篁 翘 翘 动 风 枝 。是 中 有 目 世 不 知 ,吾 宗 落 笔 风 烟 随 。
- 翻译
- 老竹贴地生长并不奇特,新竹挺拔轻摇显风姿。
其中深意世人未能察觉,我宗挥毫泼墨,风韵自现。
- 注释
- 老竹:指年长、成熟的竹子。
帖妥:贴地生长。
不作奇:并无特别之处。
嫩篁:新竹。
翘翘:挺拔的样子。
动风枝:在风中轻轻摇曳。
是中:其中。
有目:深意或独特之处。
世不知:世人未能理解。
吾宗:我们这一派。
落笔:下笔。
风烟随:风韵自然流露。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竹林画面。"老竹帖妥不作奇",形象地写出老竹虽经岁月磨砺,依然稳重而内敛,不显奇特;"嫩篁翘翘动风枝"则描绘了新竹生机勃勃,随风轻摇,富有动态美。诗人黄庭坚通过这两句,寓言般地表达了对斌老画技的赞赏,认为他在竹梢的描绘中融入了自己的独特视角和艺术风格,使得画面仿佛风烟俱动,意境深远。整首诗简洁明快,富有意象,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清新自然之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景仁饮宋温之南轩二首
白发迎新岁,播然国老更。
感时能细说,对酒任徐行。
画轴高分品,诗词妙入评。
疏狂先醉倒,应许恃乡情。
饮阑瓶已罄,话久仆须更。
高会良难得,危言岂易行。
归休便老计,得失任台评。
犹有青编在,它年不世情。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 定林院
定林两山间,崖木生欲合。
茅屋倚岩隈,重重阴清樾。
晨斋取旁寺,生事信幽绝。
吾人定何为,常欲依暖热。
舟次磁湖以风浪留二日不得进子瞻以诗见寄作
惭愧江淮南北风,扁舟千里得相従。
黄州不到六十里,白浪俄生百万重。
自笑一生浑类此,可怜万事不由侬。
夜深魂梦先飞去,风雨对床闻晓钟。
西归犹未有菟裘,拟就南迁买一丘。
舟楫自能通蜀道,林泉真欲老黄州。
鱼多钓户应容贳,酒熟邻翁便可留。
従此莫言身外事,功名毕竟不如休。
东轩长老二绝〈并序〉
始余于官舍营东轩,彭城曹君焕子文,自浮光访余于高安,道过黄冈,家兄子瞻以诗送之曰:“君到高安几日回,一时抖薮旧尘埃。
赠君一笼牢收取,盛取东轩长老来。
”君过庐山,见圆通知慎禅师,出诗示之。
师尝与余通书,见之欣然。
明日谓君:“昨见黄州诗,通夕不寐,以一偈继之,曰:‘东轩长老未相逢,却见黄州一信通。
何用扬眉资目击,须知千里事同风。
’吾野人,不能数为书,君为我诵之而已。
”君既至,未暇及此。
客有自庐山至者,曰:“慎师送客出门,还入丈室燕坐而寂。
”君乃具道其事。
余感之,作二绝。
其一以答子瞻,其二以答慎也。
东轩正似虚空样,何处人家笼解盛。
纵使盛来无著处,雪堂自有老师兄。
〈子瞻新筑东坡雪堂。
〉檐头挑得黄州笼,行过圆通一笑开。
却到山前人已寂,亦无一物可担回。
《东轩长老二绝〈并序〉》【宋·苏辙】始余于官舍营东轩,彭城曹君焕子文,自浮光访余于高安,道过黄冈,家兄子瞻以诗送之曰:“君到高安几日回,一时抖薮旧尘埃。赠君一笼牢收取,盛取东轩长老来。”君过庐山,见圆通知慎禅师,出诗示之。师尝与余通书,见之欣然。明日谓君:“昨见黄州诗,通夕不寐,以一偈继之,曰:‘东轩长老未相逢,却见黄州一信通。何用扬眉资目击,须知千里事同风。’吾野人,不能数为书,君为我诵之而已。”君既至,未暇及此。客有自庐山至者,曰:“慎师送客出门,还入丈室燕坐而寂。”君乃具道其事。余感之,作二绝。其一以答子瞻,其二以答慎也。东轩正似虚空样,何处人家笼解盛。纵使盛来无著处,雪堂自有老师兄。〈子瞻新筑东坡雪堂。〉檐头挑得黄州笼,行过圆通一笑开。却到山前人已寂,亦无一物可担回。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4667c6906162bb0473.html
和王巩见寄三首
南迁春及秋,江湖未云半。
逮此归路长,始悟行日远。
幽忧脱沉痼,清梦惊婉娩。
行行逢故人,笑语杂悲泫。
江秋北风多,归帆未应驶。
天寒雁南向,家书空满纸。
契阔幸平安,婚嫁须缨珥。
交游何为者,空复念君至。
折叶每安心,连环非所计。
感君扁舟返,念我一廛废。
怀思乐全老,畴昔忘言契。
丹砂傥已成,白首愿终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