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木霜气中,叶黄影在地。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晓(bái xiǎo)的意思:指天刚亮的时候。
不世(bù shì)的意思:形容非常罕见、出类拔萃的人或事物。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成世(chéng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经历、命运或事业。
空静(kōng jìng)的意思:空无一物,静寂无声。
良夜(liáng yè)的意思:指夜晚平安无事,夜间安宁的意思。
寥天(liáo tiān)的意思:形容天空空旷、无云的景象。
难题(nán tí)的意思:指解决起来困难或复杂的问题。
贫家(pín jiā)的意思:指家境贫穷,贫困的家庭。
三四(sān sì)的意思:指数量大致在三、四之间,不是确切的数字。
世出(shì chū)的意思:指在世间出现的人物或事物,具有非凡的才能、品质或价值。
疏星(shū xīng)的意思:形容星星稀疏,不密集。
霜气(shuāng qì)的意思:指寒冷的气候,尤指初冬时分的寒气。
题字(tí zì)的意思:
[释义]
(1) (动)为留纪念而写上字。
(2) (名)为留纪念而写上的字。
[构成]
偏正式:题(字万象(wàn xi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变化无穷。
烟态(yān tài)的意思:形容物体或事物呈现出轻盈、飘逸的状态。
夜色(yè sè)的意思:指夜晚的景色或氛围。
竹筱(zhú xiǎo)的意思:指竹子的小节。比喻人的品质或才能出众,但不被人所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夜晚一同欣赏月色的情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超脱的氛围。
首句“夜色满柴门”,点明时间与地点,柴门之外,夜色深沉,为整幅画面铺垫了背景。接着“二人自成世”,暗示两人虽身处尘世,却能超然物外,享受这份宁静与和谐。
“众木霜气中,叶黄影在地”描绘了秋日的景象,霜气笼罩着树木,落叶铺满了地面,营造出一种萧瑟而又静谧的氛围。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宁静。
“竹筱拥寒溪,相虬入烟态”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神秘。竹子与小溪相互依偎,烟雾缭绕中,竹子仿佛与溪水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动态与静态的和谐之美。
“贫家惟白晓,庭空静如寺”通过对比贫家与寺庙的宁静,强调了环境的清寂与内心的纯净。即使在简陋的家中,也能感受到如同寺庙般的宁静与庄严。
“遥柝转寥天,疏星耿三四”描绘了天空中的景象,远处的柝声回荡在寂静的夜空中,稀疏的星星点缀其间,增添了几分孤独与遥远之感。
“清言不世出,万象破幽寐”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对话,言语清雅,超越了世俗,唤醒了万物的生机与活力,打破了夜的沉寂。
最后,“归写良夜图,清冷难题字”则表明诗人将这美好的夜晚记录下来,以文字的形式保存这份记忆,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份美好时光的珍视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超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牛首两厓颠
双阙峙天表,巨鳌戴云浮。
秋空气先爽,预惬登高游。
攀缘千仞起,曲折百盘周。
苍林忽在下,手挹河汉流。
累累支机石,荒池饮牵牛。
峥嵘罗众山,俯视但微丘。
北瞻黄金阙,五城十二楼。
高帝圣图远,设险开皇州。
鼎湖不可望,苍梧云影愁。
长江渺一发,孰与吾乘桴。
舒啸振铃阁,诸天风飕飗。
落日下西岭,惨怆增人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