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去梦犹见,诗来锦不如。
会卜溪桥畔,邻墙小结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名为《和答张衡仲(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自然环境中的闲适自得。
“我方开竹径,公肯屈篮舆。”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我自己刚刚打开的一条竹林小径上,朋友愿意驾着简单的车辆来访。这里不仅展示了友情的温馨,还透露出一种脱离尘世的宁静生活。
“别去梦犹见,诗来锦不如。” 这两句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即便是分别后,在梦中仍然能见到对方的身影。同时,诗人通过“诗来锦不如”一语,赞美了朋友送来的诗篇,比之锦绣更加珍贵。
“乾坤愁思里,风月醉眠馀。” 这两句则是对内心世界的描写。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诗人有着难以言说的忧愁,但在自然界的风和月下,却能够找到一种醉卧其中、暂时忘却烦恼的安宁。
“会卜溪桥畔,邻墙小结庐。” 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相聚之地,在溪边的桥畔,有着简单的小屋。这里体现了一种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亲近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友谊抒发,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
罗女年十五,自矜好颜色。
山叶杂山花,插髻当首饰。
蛮方立门户,男女多生涯。
昨闻城中市,女出男在家。
上市买黄丝,染缉作花布。
裙短衫袖长,不惜双脚露。
夜行山中道,何处吹芦笙。
我歌连臂曲,曲罢动郎情。
动郎情,与郎匹,生女复长男,三年始同室。
青天有月兮照八荒。银汉无云兮流素光。
平分寒暑兮变炎凉。几人欢乐兮几悲伤。
叹明月之弗改,念人生之靡常。
或醉饱于夏屋,或困敝于康庄。
一瓢寒士,千乘侯王。泥涂囚虏,珠翠名倡。
或安居于甲第,或流落于他乡。
百年能几,毕竟亡羊。
惟达人之知命,且对月而衔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