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僻春云满,岩空夜月閒。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云(chūn yún)的意思:春天的云彩。比喻美好的景象或充满希望的事物。
道士(dào shì)的意思:指道教的修行者、信奉道教的人。
红尘(hóng chén)的意思:红尘是指尘世间的繁华喧嚣、纷扰琐事,也代表着人世间的欢乐与痛苦。
恍惚(huǎng hū)的意思:形容思想或感觉迷糊,不清晰或不真实。
跏趺(jiā fū)的意思:指坐在地上,双腿交叉的姿势。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香台(xiāng tái)的意思:指高尚的品德和美好的声誉。
修竹(xiū zhú)的意思:指人品修养高尚,如同修剪整齐的竹子一般。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探访凤栖岩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宁静与超脱的氛围。
首句“我来寻道士,恍惚入鸡山”开篇即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幽远的意境,诗人似乎在追寻某种精神上的指引,踏入了仿佛虚幻的鸡山之中。这里不仅暗示了对道士的向往,也暗含了对内心世界探索的渴望。
接着,“径僻春云满,岩空夜月閒”两句,通过描绘小径旁满布春云,岩石上空悬挂着宁静的夜月,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和谐。春云的满溢与夜月的悠闲,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平静状态的投射。
“香台修竹里,清磬绿萝间”则将画面推向了更加深远的层次。香台与修竹、清磬与绿萝的结合,不仅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更寓意着心灵的净化与升华。这里的“香台”可能象征着修行的场所,而“清磬”则是佛教中常用的法器,其声清越,能洗涤人心灵的尘埃。
最后,“为爱红尘断,跏趺日暮还”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他渴望摆脱红尘的束缚,通过冥想或修行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在日暮时分,他选择回到这种精神的避风港,暗示了对精神生活持久的热爱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内心平静的向往以及对精神世界探索的执着,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门有车马客
门有车马客,徒侣何辉煌。
银鞍耀白雪,宝剑明秋霜。
借问客从来,谢官归故乡。
且言昔别君,君年正春芳。
闻言谒天子,声价霭玉堂。
龙颜霁霄汉,虎变鏖文场。
宁知一失意,白日沉夜光。
秋鬓非旧丝,映帽多星霜。
区区附骥尾,薄宦岁月长。
解组且归去,投君叙温凉。
嗟我闻客言,惭愧独彷徨。
大鹏反铩羽,燕雀终翱翔。
扼腕勿复道,长歌临碧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