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霜行于野,绝粮厄于陈。
《杂记五言十首·其五》全文
- 注释
- 履霜:踏着霜冻,形容环境恶劣。
野:野外,乡村。
绝粮:断粮,饥饿。
厄于陈:困厄于陈国,陈地遭遇困境。
伯奇父逐子:伯奇,古代传说中的孝子,此处指被父亲赶出。
仲尼:孔子的字,这里借指孔子本人。
天戮民:天道对百姓的惩罚,意指命运的不公。
- 翻译
- 走在霜冻的田野上,困在饥饿的困境中。
伯奇被亲父驱赶,孔子感叹天道对百姓的残酷。
-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时事的忧虑和批判之声的诗句。"履霜行于野,绝粮厄于陈"描绘了一幅农村荒废、人民失去生计的情景,"霜"指的是秋天的寒霜,而"绝粮"则意味着没有了粮食,"厄于陈"表明是长时间的饥饿。这些意象传达出诗人对农民生活困苦的同情。
接着的"伯奇父逐子,仲尼天戮民"中,“伯奇”和“仲尼”都是古代圣人的名字,此处借用来批评当时统治者的暴行。"父逐子"形象地表达了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压迫,而"天戮民"则暗示这种行为触怒了天道,会受到天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强烈的情感和生动的比喻,抒发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暴政的愤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周子静分教桂阳
当时身不顾,义激自诸生。
一日魁南省,无人不识名。
官寻流水住,路趁落花登。
遥想凭高处,岳云千万层。
菖蒲
康庐入吾怀,十载驰梦魂。
踵门者何人,遗予以芳荪。
欢然得其趣,如对五老言。
幽姿出岩谷,常带冰雪痕。
尘容为一洗,两目不复昏。
忽思三峡流,褰衣涉潺湲。
因仍一寸石,浸润九节根。
人言可扶老,岁月须其蕃。
兹理谅不诬,吾将从绮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