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图无近适,凤览有馀辉。
高士逝已久,非君谁与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独行其道的高士形象,通过对比群公与吾子的不同状态,展现了高士的超然与隐逸之风。首句“群公方议进,吾子独初衣”以群公的进取与吾子的初衣相对比,突出了高士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态度。接着,“即市称大隐,于星应少微”进一步强调了高士虽身在尘世却心怀隐逸之意,如同星辰中的少微星般,虽不显眼却自有其光芒。
“鹏图无近适,凤览有馀辉”两句运用了鹏鸟与凤凰的典故,表达了高士虽未实现宏大的理想(如鹏鸟展翅高飞),但其内心依然保持着高尚的情操和光辉(如凤凰的余晖)。最后,“高士逝已久,非君谁与归”则表达了对高士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寻找精神上的知音和归宿的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高士形象的刻画,表达了对超凡脱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的赞美,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几生修到,算梅花有福,得侬弄玉。
只是清寒贫骨相,哪值珍珠百斛。
挂月枝斜,扶烟影瘦,相伴人双读。
道春去也,一分留贮金屋。
侥幸雪立程门,经传马帐,画理时评拍。
墨沈淋漓香满壁,颇忆快晴小筑。
千点含愁,数行留别,好当阳关曲。
前身漫拟,恐它姑射嫌俗。
回塘数里,渐秋风剩绿,吹满凉意。
潇洒闲园,临岸住、最称幽人游憩。
竹阁来欧,荷亭延鹭,曲槛通流水。
相招兰艇,还邀鱼弟同载。
何殊泛宅龟蒙,笔床茶灶,寄赏尘嚣外。
从此云波,幽绝处、好听渔歌欸乃。
蓬影遮晴,秋灯碎雨,几度鲈乡醉。
湖干烟月,料应染遍吟翠。
晓气如烟,春寒似剪,好梦莺声唤转。
一番情思倦恹恹,拂菱花、碧纱窗畔。画眉人怨。
曾酿否、镜中娇面。锁双弯,多少闲愁怨,归来始展。
东风懒。不到天涯,那有鱼和雁。
瘦腰无力倚楼台,掠云鬟、怕抬纤腕。鬓钗斜罥。
记当日、花枝轻捻。指尖尖,笑染黛痕深浅。
两三人、一般僝僽,春三二月风雨。
檐花落尽春灯黯,犹照今宵欢聚。吾与汝。
要世世生生,总向情天住。闲愁漫赋。
料如此江山,英雄只合,相对数儿女。
刘琨老,何必闻鸡起舞,祗堪鼾睡东部。
不然便向南山下,笑看蓝田射虎。眉黛语。
劝偕隐红楼,莫再封侯误。镜台堪据。
又照见天涯,飘零客子,同作倦游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