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天教:自然赋予。
桂蕊:桂花的花蕊。
擅:独占。
秋分:秋季的中分点,即秋分节气。
非秋:不是秋天。
复存:再次出现。
底事:为何。
兰开:兰花开放。
梅落:梅花凋落。
际:时期。
膏饰:油脂或香膏,这里比喻美好的事物。
追魂:吸引人的魂魄,形容非常吸引人。
- 翻译
- 大自然似乎赋予了桂花在秋分时节的独特魅力,
人们以为只有秋天才有,其他时候不会再出现。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题为《以湖州酥秀州木犀面油太和石本观音像送莫万安三首(其二)》。诗中,诗人以“天教桂蕊擅秋分”起笔,描绘了秋季桂花盛开的景象,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自然之美。接下来,“只道非秋无复存”表达了对秋天短暂而独特的珍视,认为只有在秋季才能欣赏到这样的美景。
然而,诗人笔锋一转,用“底事兰开梅落际”描述了一个意外的场景:兰花开放,梅花凋落,这种不寻常的时令交错让人感到惊奇。最后,“忽于膏饰见追魂”则将这种意外之美与眼前的酥、木犀面油以及观音像联系起来,暗示了艺术创作中的灵感闪现,仿佛这些寻常之物在特定时刻焕发出了超凡的魅力,让人心生追忆之情。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艺术创作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季节更迭的独特感受和对美的敏锐洞察,同时也寓含了对友情的赠别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赠高闲上人
檐卜花间客,轩辕席上珍。
笔江秋菡萏,僧国瑞麒麟。
内殿初招隐,曹溪得后尘。
龙蛇惊粉署,花雨对金轮。
白马方依汉,朱星又入秦。
剧谈凌凿齿,清论倒波旬。
拂石先天古,降龙旧国春。
珠还合浦老,龙去玉州贫。
鸳鹭输黄绢,场坛绕白蘋。
鼎湖闲入梦,金阁静通神。
海气成方丈,山泉落净巾。
猕猴深爱月,鸥鸟不猜人。
拂岳萧萧竹,垂空澹澹津。
汉珠难觅对,荆璞本来真。
伊傅多联壁,刘雷竞买邻。
江边有国宝,时为斸星辰。
太子刘舍人邀看花
年少风流七品官,朱衣白马冶游盘。
负心不报春光主,几处偷看红牡丹。
夜闻故梓州韦使君明当引绋感而成章
恻矣南邻问,冥然东岱幽。
里闬宁相杵,朝叹忽迁舟。
君心惟伯仲,吾人复款游。
对连时亦早,交喜岁才周。
序发扶阳赠,文因司寇酬。
讵期危露尽,相续逝川流。
卧疾无三吊,居闲有百忧。
振风吟鼓夕,明月照帷秋。
藓驳题诗馆,杨疏奏伎楼。
共将歌笑叹,转为弟兄留。
感物存如梦,观生去若浮。
余非忘情者,雪涕报林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