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宣 城 逢 张 二 南 史 唐 /耿 湋 全 家 宛 陵 客 ,文 雅 世 难 逢 。寄 食 年 将 老 ,干 时 计 未 从 。秋 来 句 曲 水 ,雨 后 敬 亭 峰 。西 北 长 安 远 ,登 临 恨 几 重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干时(gàn shí)的意思:指机会、时机。也可以表示某个特定的时间。
寄食(jì shí)的意思:指依附于别人生活或依靠别人过活。
句曲(jù qǔ)的意思:指言辞巧妙,能够引人思考和理解的文辞。
曲水(qǔ shuǐ)的意思:曲水,指水流弯曲蜿蜒的样子。
全家(quán jiā)的意思:指一个家庭中的所有成员,也可泛指一个团体的所有成员。
时计(shí jì)的意思:时计指的是计时器,比喻人的寿命或命运的转折点。
世难(shì nán)的意思:指世间的困难、灾难。
未从(wèi cóng)的意思:没有从别人那里得到教益或教训。
文雅(wén yǎ)的意思:指言谈举止得体、优雅,具有高尚的文化修养。
西北(xī běi)的意思:指方向为西北,也用来形容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勇敢向前的精神。
雨后(yǔ hòu)的意思:指雨后天晴,雨过天晴,形容事情经过困难或逆境后,出现好转或变得更好。
- 注释
- 全家:全家人都。
宛陵客:在宛陵做客。
文雅:有教养、文质彬彬。
世难逢:世间少有。
寄食:依靠他人生活。
年将老:年纪已大。
干时:有所作为。
计未从:计划未能实施。
秋来:秋季来临。
句曲水:句曲河。
雨后:雨后的。
敬亭峰:敬亭山。
西北长安:西北的长安城。
远:遥远。
登临:登高眺望。
恨几重:遗憾重重。
- 翻译
- 全家在宛陵作客,文雅之人世间难寻。
寄人篱下,岁月已老,却仍未有实现抱负的机会。
秋天来临,句曲河畔,雨后敬亭山峰更显峻秀。
遥望西北的长安城,距离遥远,每一次登高望远都满含遗憾。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宛陵的情景,表达了一种难得的温馨和珍贵。"全家宛陵客,文雅世难逢"两句,通过对宛陵之行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这次会面的珍视与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于高洁、文雅之士难以遇见的感慨。
"寄食年将老,干时计未从"则表达了诗人的自我反省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诗人通过“寄食”一词,隐喻自己的生计不稳定,而“年将老”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受,"干时计未从"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无力感。
接下来的"秋来句曲水,雨后敬亭峰"两句,以鲜明的画面描绘出宛陵之景。"秋来句曲水"中“句曲”形容水流的蜿蜒曲折,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水景,而“雨后敬亭峰”则是对山色的描写,“敬亭”可能指的是诗人对这片山水之美的尊重与赞叹。
最后两句"西北长安远,登临恨几重",通过空间上的距离感(宛陵相对于长安的位置),表达了诗人对遥远故土的思念和不舍。"西北长安远"一句,不仅描绘出了地理上的距离,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距离,而“登临恨几重”则是这种情感的深化,每一次登临眺望,都会增加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地理环境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生活和故土的复杂情感,是一篇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赵竹铭深山猿啸图
万壑千岩,怪藤杖、白云高拥。
看老树、槎枒枯木,层层凿空。
修养惟藏狐豹迹,往来只有神仙种。
忽峰腰、夜笑数声猿,山灵动。丹嶂外,寒泉涌。
巫峡下,羁愁重。有愁人听到,寸心澒洞。
桓笛三吹无奈恨,祖鞭一舞难为勇。
到耳中、听得最分明,朝天耸。
金缕曲.过长沙贾谊宅
才大超人表。揽神州、笑谈麈尾,万军尽扫。
六策治安忧国志,叹息王孙纷扰。
纵流涕、难呼苍昊。
小谪三年宦情冷,任群曹、绛灌功名早。
留此宅,寄鸿爪。栖迟我亦长沙道。
恨漫漫、西风瘦马,白云天杳。
濯锦坊平空怀古,还有心期未了。
寻梦影、斜阳衰草。
莽荡关河倚楼感,弄瑶琴、敢说知音少。
相忆处,耿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