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阅裁数人,少取多论议。
初不要赢馀,未暮辄关肆。
夫子不弃世,谁言两相弃。
不要(bú yào)的意思:表示拒绝、不同意或不愿意做某事。
不弃(bù qì)的意思:不离弃,不抛弃,不放弃。
夫子(fū zǐ)的意思:夫子是指古代中国的儒家学者,也可以泛指学者、老师。
高致(gāo zhì)的意思:形容态度端正、精神饱满、精力充沛。
龟策(guī cè)的意思:指行动迟缓,策划缺乏决断力和果断力。
论议(lùn yì)的意思:指讨论、辩论或议论事物的内容和方式。
弃世(qì shì)的意思:放弃世俗的欲望和纷扰,追求超脱和宁静的境地。
取人(qǔ rén)的意思:指通过选取合适的人才或者利用某人的能力来达到某种目的。
人意(rén yì)的意思:人们的意愿或心意。
蜀严(shǔ yán)的意思:形容人严厉、刚正。
西蜀(xī shǔ)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四川地区,也用来形容人或事物与四川地区有关。
养高(yǎng gāo)的意思:指培养人才,使其能够成长、进步。
要之(yào zhī)的意思:表示要求、需要或取得某种结果。
这首诗描绘了西蜀严夫子严君平的生活与为人,以及他与他人交往的智慧与态度。严君平作为一位学者,每日阅读并评判数人的作品,但他的取舍标准独特,偏好于廉正与价值,而非仅仅追求物质上的赢余。他能够在傍晚之前结束一天的工作,显示出他对时间的珍惜和对生活节奏的把控。
诗中提到,严君平在选择与人交往时,注重品质而非数量,这体现了他的高雅品味和深邃洞察力。他愿意分享自己的知识与经验,帮助他人成长,这种行为并非出于功利考虑,而是出自内心的善意与责任。严君平并不因个人追求而与世界相弃,反而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周围的人,传递着积极的价值观。
诗的最后两句“夫子不弃世,谁言两相弃”,表达了严君平虽为隐士,但其精神并未脱离尘世,反而以另一种方式影响着社会,与世界保持着和谐的关系。这不仅赞扬了严君平的高尚人格,也启示人们在追求个人修养的同时,不应忽视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
为惠不必广,但问与者谁。
受施何用多,名义以为资。
平生师友间,四海参寥师。
一穷无四壁,百代有千诗。
再逐越淮江,三年鲁中归。
初无赞公色,不异净名衣。
才如得风鹢,已复触藩羝。
路贫谁肯怜,语妙君所知。
我往立谈间,欻若白受缁。
乃知仁者听,不待辛苦词。
赵侯名教士,劲气喷长蜺。
论吐天下公,而合吾所私。
明窗弄文墨,妍语含英姿。
要与识者论,且避群儿痴。
旧好无新功,终年此交绥。
未须坚百战,当即建降旗。
平生西方愿,摆落区中缘。
惟于世外人,相从可忘年。
道人赞公徒,相识几生前。
早作步兵语,晚参云门禅。
舍策孤山下,一室颇萧然。
林昏出幽磬,竹杪横疏烟。
昨日寄书至,坐想参寥泉。
此泉如此公,遇物作清妍。
一别今几时,绿首成白颠。
子亦怜我老,我岂要子怜。
会逢万里风,一系五湖船。
酌我岩下水,咽子山中篇。
行者悲故里,居者爱吾庐。
生须著锥地,何赖汗牛书。
丈室八尺床,称子闭门居。
百为会有还,一足不待馀。
纷纷幼老间,失得了悬虚。
客在醉则眠,听我勿问渠。
论胜已绝倒,句妙方愁予。
竹几无留尘,霜畦有馀蔬。
相从十五年,不为食有鱼。
时须一俛仰,君可贷蘧篨。
讳穷怀禄得辞劳,腰折头低不复高。
梦幻更堪追鸟迹,去来何有校牛毛。
依违玩世从君好,叱咤生风盖代豪。
闻说妙年心尚在,忍看花絮受风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