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性乐疏野,凿地便成沟。
从他后人见,境趣谁为幽。
不同(bù tóng)的意思: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却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后人(hòu rén)的意思:指后代的人。
两岸(liǎng àn)的意思:指海峡两岸,特指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
疏野(shū yě)的意思:指疏于世故,不善交际。
县君(xiàn jūn)的意思:指地方上的官员,也用来形容小官僚或权力独大的人。
行游(xíng yóu)的意思:行走、旅行
中央(zhōng yāng)的意思:指的是地位崇高、权力集中的中心。
恣行(zì xíng)的意思:放任自由地行动或做事,不受任何限制或约束。
自修(zì xiū)的意思:自己修养自己,自我修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县君在砖渠边的生活情景,表现了他与众不同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享受。"好砖渠"开篇即显露出主人的个性,他不追求奢华,只喜爱这种简朴而亲近自然的环境。
"绕水恣行游"中的“恣”字,意味着随意、不拘小节,这里表明县君在水边漫步时的心境自由自在。"鄙性乐疏野"则进一步揭示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本真个性的欣赏。
"凿地便成沟"一句,展示了县君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即使是改造自然,也是一种顺其自然的行为。"两岸值芳草,中央漾清流"更描绘出一个生机勃勃、水草丰美的景象。
诗人在最后指出这种生活方式与常人不同,但他并不在意,因为他认为“砖凿可自修”,即使是对自然环境的改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实现。"从他后人见,境趣谁为幽"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县君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感慨,认为他的境界是超然脱俗的,是别人难以企及的。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主人个性的刻画,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