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瑶者台,赫赫何人居。彼瑶者台,赫赫何人居。
昔为所羡,今可长吁。歌以言之,赫赫何人居。
这首诗是明代僧人释妙声的《拟秋胡三首(其三)》,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繁华与衰败并存的场景。"彼瑶者台,赫赫何人居",意指那华丽的瑶台,曾经显赫的人物居住其中,然而"朝竞纷华,夕已为墟",早晨还热闹非凡,傍晚却只剩下废墟。诗人借此表达了世间荣华易逝、盛极必衰的哲理。"鬼神害盈,乃丧厥家",暗示了满盈则亏的道理,过度的繁华往往会引来灾祸,导致家破人亡。最后两句"昔为所羡,今可长吁",表达了对过去繁华景象的怀念和对世事无常的深深感叹。整首诗通过咏史抒怀,寓言深远,富有深沉的人生感慨。
野竹自成径,绕溪三里馀。
檀栾被层阜,萧瑟荫清渠。
日落见林静,风行知谷虚。
田家故人少,谁肯共焚鱼。
昔闻羊叔子,茅屋在东渠。
岂不念归路,徘徊畏简书。
乃知轩冕客,自与田园疏。
殁世有遗恨,精诚何所如。
嗟予寡时用,夙志在林闾。
虽抱山水癖,敢希仁智居。
清泉绕舍下,修竹荫庭除。
幽径松盖密,小池莲叶初。
从来有好鸟,近复跃鲦鱼。
少室映川陆,鸣皋对蓬庐。
张何旧寮寀,相勉在悬舆。
常恐似伯玉,瞻前惭魏舒。
昔日任公子,期年钓此鱼。
无由见成岳,聊喜识专车。
皎皎连霜月,高高映碧渠。
陶潜虽好事,观海只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