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译
- 张生是个不受传统束缚的才子,
他袖中藏着一本与众不同的书籍。
- 注释
- 张生:指主人公,一个不受常规约束的有才华的人。
快士:指性格豪爽、才思敏捷的人。
拘儒:拘泥于传统的书呆子。
袖出:从袖子里取出。
一编:一卷书。
相斫书:与众不同的书,可能含有创新或奇特的内容。
- 鉴赏
这首诗是刘克庄在《旴士张季携所注三略访西山先生既跋其书余复题二绝于卷尾》中的一首。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诗人通过对张生的赞美,展现了自己对友人学识和为人的肯定。
"张生快士非拘儒,袖出一编相斫书。"
这里的“张生”指的是张季携,这两句表达了张生的学问不受传统束缚,能够自如地发挥其学术才华。“袖出一编”形象地描绘了他随时都能拿出书来讨论的场景,而“相斫书”则显示了他们之间在学术上的切磋与交流。
"扑虱拍蚊吾不忍,断蛇刺虎子何粗。"
这两句诗则描绘了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待自然界的态度。“扑虱拍蚊”表现了诗人对小动物都不忍心伤害的心理,而“断蛇刺虎”则形容张生之子(或门人)在面对更强大的敌手时,依然能够勇敢地应对。这两句通过隐喻的手法,进一步凸显了张家的英勇与学问的并重。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长,既赞美了张生的学识和品格,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于友情和学术的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岱
尼父道不行,喟然念泰山。
空垂六经文,不睹西周年。
七十二君代,乃有封禅坛。
书传多荒忽,谁能信其然。
既尝小天下,复观邃古前。
羲黄与尧舜,荡灭同云烟。
社首卑附地,徂徕高摩天。
下视大海旁,神州自相连。
天地有变亏,何人得升仙。
遗弓名乌号,桥山葬衣冠。
末世久浇讹,孰探幽明原。
三万六千年,山崩黄河乾。
立石既巳刓,封松既已残。
太阳不东升,长夜何漫漫。
哀哉一颜渊,独立瞻吴门。
疲精不肯休,计画无崖垠。
复有孟子舆,眷眷明堂言。
庶几大道还,民质如初元。
上采黄金成,下塞宣房湍。
何时一见之,太息徒潺湲。
《登岱》【清·顾炎武】尼父道不行,喟然念泰山。空垂六经文,不睹西周年。七十二君代,乃有封禅坛。书传多荒忽,谁能信其然。既尝小天下,复观邃古前。羲黄与尧舜,荡灭同云烟。社首卑附地,徂徕高摩天。下视大海旁,神州自相连。天地有变亏,何人得升仙。遗弓名乌号,桥山葬衣冠。末世久浇讹,孰探幽明原。三万六千年,山崩黄河乾。立石既巳刓,封松既已残。太阳不东升,长夜何漫漫。哀哉一颜渊,独立瞻吴门。疲精不肯休,计画无崖垠。复有孟子舆,眷眷明堂言。庶几大道还,民质如初元。上采黄金成,下塞宣房湍。何时一见之,太息徒潺湲。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1867c6caced8e50752.html
吴兴行赠归高士祚明
北风十二月,游子向吴兴。
榜人问何之,不言但沾膺。
三年干戈暗乡国,有兄不得归茔域。
高堂有母儿一人,负米百里伤哉贫。
此来海虞两月日,裁得白金可半镒。
归来入门不暇餐,直走山下求兄棺。
湖中雪满七十峰,江山对君凝愁容。
冬尽月向晦,慈亲倚门待。
果见兄骨归,心悲又以喜。
如君节行真古人,一门内外唯孤身。
出营甘旨入奉母,崎岖州里良苦辛。
君向余太息,此事不足言。
遥望天寿山,犹在浮云间。
长叹未及往,尘沙没中原。
神州已陆沉,菽水难为计。
岂无季孙粟,义不当人惠。
世无汉高帝,饿杀韩王孙。
宁受少年侮,不感漂母恩。
时人未识男儿面,如君安得长贫贱。
读书万卷佐帝王,传檄一纸定四方。
拜埽十八陵,还归奉高堂。
穷冬积阴天地闭,知君唯有袁安雪。
《吴兴行赠归高士祚明》【清·顾炎武】北风十二月,游子向吴兴。榜人问何之,不言但沾膺。三年干戈暗乡国,有兄不得归茔域。高堂有母儿一人,负米百里伤哉贫。此来海虞两月日,裁得白金可半镒。归来入门不暇餐,直走山下求兄棺。湖中雪满七十峰,江山对君凝愁容。冬尽月向晦,慈亲倚门待。果见兄骨归,心悲又以喜。如君节行真古人,一门内外唯孤身。出营甘旨入奉母,崎岖州里良苦辛。君向余太息,此事不足言。遥望天寿山,犹在浮云间。长叹未及往,尘沙没中原。神州已陆沉,菽水难为计。岂无季孙粟,义不当人惠。世无汉高帝,饿杀韩王孙。宁受少年侮,不感漂母恩。时人未识男儿面,如君安得长贫贱。读书万卷佐帝王,传檄一纸定四方。拜埽十八陵,还归奉高堂。穷冬积阴天地闭,知君唯有袁安雪。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2067c6caced9238320.html